关闭

手机网购增六成 朋友圈“杀熟”成新灾区

发表于:2015-3-12 10:00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秉翰    来源:网易科技

  用户通过朋友圈“购物”时要小心。
  近日,记者从中消协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采访发现,与去年相比,“手机网购”成为新的投诉重灾区,尤其是微信朋友圈购物中,售假、欺诈、收款不发货、退货难等问题层出不穷。根据最新出炉的2014年中国互联网网购数据,2014年我国网购用户达3.61亿,手机购物用户达2.36亿。
  然而,手机网购狂飙突进的背后是网购投诉呈爆发式增加的隐患,“杀熟”交易行为频频曝出维权难。文/广州日报记者 冯秋瑜
  去年手机网购用户
  增长逾六成
  日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我国网购用户规模达3.61亿,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36亿,手机网购增长率为63.5%,是网络购物市场整体用户规模增长速度的3.2倍,手机购物的使用比例提升了13.5个百分点达到42.4%。2014年移动网购市场规模达8617亿元。
  然而,随着网络购物用户逐年增加,消费者网购投诉纠纷也在不断增加。根据中消协日前通报显示,去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远程购物投诉达20135件,其中网络购物占比92.28%。由此估算,网购投诉平均每天就有约50件。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去年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1万余件,投诉中,有关质量问题最多,占45.8%,售后服务问题占17.91%,合同问题占12.97%。
  朋友圈“杀熟”成新灾区
  相比前几年网购遭遇的“维权难”,2014年,国内移动网购维权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特别是伴随着“微信朋友圈”的兴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际运用缺乏操作细节以及电商寡头垄断趋势而加强。
  微信“杀熟”交易频曝维权难题。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来自移动端的电子商务(如微信购物、App购物、手机QQ网购)等新兴移动网购领域维权问题日渐凸显,成为仅次于传统PC网购和O2O团购的第三大用户投诉热点领域,占总电商投诉11.01%。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购与维权专家姚建芳表示,移动电子商务维权很大问题出现在,例如朋友圈购物,售假、欺诈、收款不发货、退货难等问题,公众号中卖假售假情况触目惊心。由于缺乏经营主体,买卖双方属于私下交易等因素,类似微信购物等“杀熟”交易行为频频曝出维权难。
  消费网购“三禁忌”
  专家建议,为打破网络购物维权地域间取证难的问题,建议推广“聊天记录”、“快递单”可作网购商品维权证据的做法。此外,建议法院在要求损害赔偿时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计算在内,以形成良好的消费维权氛围。
  消费者网购时需谨记“三禁忌”。一忌投诉无据,网购时需及时索要并保存发票、保修卡、服务承诺等消费凭据,以备维权时作为证据。
  二忌坐失良机。部分消费者遇到消费争议时,易听信厂家、商家“许诺”,答应马上解决。一旦超出规定期限,被诉方往往不肯认账。
  三忌私下交易。以“微信代购”等新型网购为代表,卖家真实信息难以查询,买家卖家私下交易居多,极易陷入维权困境。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