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还不知道信息被盗后的安全隐患!

发表于:2020-4-14 11:15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中培课堂

  与往年相比,信息盗窃行为可以说是越来越猖狂,仅去年上半年,就有41亿条信息遭泄露,无论是信息泄露事件数,还是信息泄露数都较2018增长了50%。眼下就有一件闹得沸沸扬扬的信息泄露事件,万豪酒店信息泄露,导致520万房客数据被盗取,这已经是万豪第二次信息泄露了。
  还记得上一次是在2018年11月,当时万豪数据库被入侵,直接导致3.8亿顾客信息被窃取,最后万豪被集体索赔125亿美元,这还不包括被英国数据隐私监管机构判罚的9900万英镑(约合1.24亿美金)。
  虽然,看上去损失惨重,但这和近些年的信息泄露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比起来,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在未来信息盗窃的事件很可能越来越多,屡禁不止,想想都不禁让人后怕!
  虽然信息泄露形势严峻,但让小培更担心的是,人们对于信息泄露事件的关注度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大家都知道信息盗窃本身确实是一种犯罪,但却少有人关注和在意自己的信息泄露问题,似乎信息泄露无关乎疼痒,对自己造成不了多大威胁。
  殊不知其破坏性必须在被盗后用于恶意目的才会不断彰显,比如当攻击者将枪口瞄准人们的保险、银行卡、信用卡、支付宝等等时,对用户造成的威胁将是毁灭性的、不可逆转的!
  为了在享受网络带来的高效便捷的同时,不受其反噬和侵害,我们有必要去了解清楚信息泄露的来龙去脉。
  01.信息泄露的几大原因
  提到信息泄露,绝大部分人都能联想到黑客,认为他们才是信息泄露的罪魁祸首,可实际上,很多时候不是别人企图得到我们的信息,而是我们在不经意间把自己泄漏了出去。
  此前有一项研究,专门针对2005-2015这十年间,数据泄露的原因做了相应的调查,其调查报告显示:
  设备(手机、身份证等)丢失或被盗:占比41%
  黑客或恶意软件入侵:占比25%
  无意纰漏:占比17.38%
  内部泄露:占比12.01%
  支付欺诈及其他原因:占比1.43%
  显而易见,设备丢失、黑客和恶意软件的入侵是造成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我们除了在生活中,加强对设备的保护意识,我们还有必要明白,黑客是如何窃取信息的,窃取之后,他们又做这些信息做什么?
  02.五种常见的信息泄露及危害
  ①PII泄露
  定义:PII个人信息(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具体包括身份证信息、电话、住址、信息卡号以及社保号等极为重要又敏感的信息。
  危害:PII在黑产中是极为吃香的数据信息,攻击者获取到用户的PII后可以直接对用户进行攻击,比如以用户名义申请贷款,或是直接售卖信息给一些营销机构,用户轻则接到骚扰电话、垃圾邮件的轮番轰炸,重则造成毁灭性的财产损失!
  ②医疗信息泄漏
  定义:医疗信息包括医疗保险、就医记录等用来记录医疗活动的相关数据。医疗信息与个人信息相比,更具有商业价值,医疗信息可以帮助某些行业获得更加精准的用户,从而针对性销售!
  危害:医疗信息被泄露,攻击者将可能利用用户的医疗信息购买药物,造成延误泛滥的现象。除此之外,还可能给某些病人带来被营销电话骚扰的危害!
  ③支付卡信息泄漏
  定义:支付卡信息是指与个人支付卡中的数据相关的信息,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危害:这些数据与财务信息相似,因为它也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财务安全。然而,支付卡信息可能会比财务信息更危险,因为这些信息可以用来进行在线交易和付款、转账。总而言之,财务信息和支付卡信息彼此之间都是密切相关的。
  ④财务信息泄漏
  定义:财务信息包括保险信息、账单信息、股票账号等,是用户财务活动和交易的相关数据。
  危害:当财务信息被窃取后,攻击者极可能对用户进行线上欺诈、转移银行账户资产等恶意攻击的活动,甚至还有些专业黑客直接利用你的财务信息伪造信用卡,牟取暴利,比较成熟的交易账户在暗网可以卖到300美元!
  ⑤用户凭据泄漏
  定义:凭据是凭证、依据的意思,也就是用户的在线账号密码,以及其它网站或设备的登入资格。
  危害:在暗网,各类银行的登陆凭据售卖价格最高可达500美元,用户凭据被盗,比PII被盗更可怕,因为攻击者可以随意登入你的邮箱或其它重要账号,电子邮箱一旦被入侵,很可能进一步导致更多信息被窃取,邮箱还可能被攻击者用来网络钓鱼。
  以上几种信息泄漏场景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只要有一个地方造成信息泄漏,将一定程度增加其他信息泄漏的机会,比如,电子邮箱信息被窃取,如果该邮箱有用户银行账单之类的私密信息,这将会进一步导致用户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03.如何预防信息泄漏
  ①不要轻易对外透露自己的信息
  不要在社交平台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网购时,也尽量避免用真实地址和姓名,不要随意丢弃火车票、银行对帐单、火车票等凭据。
  ②不要随意点击网址或扫码
  一些来路不明的邮件、网址,应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点开;不要随便扫二维码,或是轻易点击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尽量访问有SSL证书的浏览器,这样可以防止数据传送的过程中被拦截、篡改或是被劫持。
  ③加强设备的保密性
  用户可以对一些重要的设备部署防盗保护措施,这样防止数据被黑客轻易访问,此外,还应该尽量将各个网站、账号或是手机的密码复杂化,降低被盗风险。

      本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博为峰小编(021-64471599-8017),我们将立即处理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