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管理心得体会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0-27 22:54:18 / 个人分类:测试管理

通盘考虑测试,了解测试需求,测试目标,测试时间,测试力量(对测试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测试要提交的产品,估计测试规模,最后制定测试方案计划,采取合适的测试策略。

测试需求获取:若有需求文档,测试需求来源于软件需求规格文档,设计文档和用户手册。如果没有文档,需求来源于用户或者开发以及行业规范和用户习惯。

测试目标制定:项目测试?产品测试?如果是项目测试,而工期又比较紧张,对于测试范围和测试深度要进行合理的裁剪;如果工期比较充裕,就进行比较充分的测试。如果是产品测试,进行比较充分的多轮测试,如果着急推向市场,可进行迭代式研发,分批次的增加功能。测试充分度,有浅到深:1)基本的业务流程,基本功能操作,正常规范的输入;2)分支的业务流程,扩展的功能操作,边界的输入;3)异常的业务流程,易用的优化的操作,异常数据的输入。

测试时间安排:估计测试任务量,根据软件质量安排测试阶段,每个测试阶段的目标和完成条件,每个阶段的测试内容,多个阶段迭代时如何保证测试质量?(第一个版本测试全部可测功能,最后一个版本尽量再执行全部用例,至少要测试基本流程和基本操作,中间版本回归修复的问题并测试新增的功能,原则上在每个测试阶段不能变更软件功能和代码,避免造成测试的反复)

测试人员安排:当多个小组同时进行时,合理安排测试时间和测试人员。每个小组都要合理搭配人员,有负责人,有主力,有辅助。主要的人员组内要有备份,组长要有备份,避免个人原因影响整个小组进度,甚至导致无法进行的情况。

测试产品:在测试开始之前了解要提交的测试产品规格,避免重复劳动,测试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记录。测试进行完后马上编写文档,避免日久遗忘。

测试培训:在测试开始之前,要使大家对于测试流程,测试过程中要进行的活动有正确而清醒的认识;获取测试需求,分解测试项,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执行结果,报告发现的问题,理解bug的状态变化过程。测试用例要追踪到测试项,而问题报告要追踪到测试用例,在输入执行结果的时候要选择版本号和关联到发现的问题。对于判定为无效的bug,它所对应的用例执行结果要重新输入,或者等问题置为打开状态后再输入执行结果。

测试项和测试用例的标题描述要简短,清楚。避免无意义的短语动词。分解测试项时粒度要合适,每个叶子测试项对应的用例在2-5个之间。测试用例的步骤要简单、明确、清晰、且具备可操作性,bug的步骤描述也要遵循同样的要求。做到一个bug只描述一个问题,避免一个bug里描述多个问题。但对于关系密切的、现象类似的且多次发生的问题可酌情合并在一个bug里边。

测试策略:如何采取合适的策略,达到测试目标,进一步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根据测试任务,测试目标,测试时间,测试类型采取合适的测试策略和测试方法。根据测试任务的多少,测试目标的高低,测试时间的长短,不同的测试类型决定不同的测试策略。重点在于适合,裁剪要适合。功能测试策略,性能测试策略。任何测试,测试的有效性都是最重要的前提。无效的测试再完美,也只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测试的有效性具体到测试中主要包含:测试环境的有效性(尽量符合实际的生成环境,包含软硬件和数据等),测试内容的有效性,测试需求的有效性,测试目标的有效性等。

测试用例设计功能测试用例设计应考虑的问题,效益最大,不要遗漏测试点,设计最少的用例,覆盖最多的测试点。方法的目的就是事半功倍:尽可能覆盖多的测试点,尽可能发现更多的问题。设计测试用例的两种思路:场景模拟法,功能点测试法。所谓场景模拟,就是模拟用户实际使用的和可能使用的业务流程,把功能放在场景中进行测试,从流程的角度去测试软件。功能点测试法,针对功能点设计测试用例,测试操作,测试输入输出,主要还是针对软件的输入输出设计用例。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是针对输入输出进行设计: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判定表,正交矩阵法,错误推测法。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