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战略 软件测试企业和从业个人方向的思考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3-05-11 21:33:54 / 天气: 晴朗 / 心情: 平静 / 精华(1) / 置顶(1) / 个人分类:职业发展

        

       首先简略介绍一下“蓝海战略”的概念。 从现代工商管理的理念发展起来以后, 在既有的产业,服务等等领域进行竞争,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地系统性方法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但是在既有的产业,服务等领域的竞争,往往会出现“红海”竞争的情况。简单讲就是尽量的压低成本,从而能够以更有优势的价格赢得竞争。

  深入地对商业领域研究发现,其实既有的产业,服务等等都是在确切地,狭窄的范围内提供产品和服务。而在这些确切地,狭窄的“传统”行业之间有着广阔的未开垦的领域。企业发现这些领域,进入这些领域,能够使得企业避开残酷的“红海”竞争,从而获得良好的发展。

  蓝海战略的主要方法将在下文以测试行业的竞争为实例进行详述。而理解和运用蓝海战略并非必须是以完整的企业为单位,部门,个人都可以借鉴这个思想。

  所以我从我的思考出发编写了本文,也许能够对广大软件测试部门的经理,外包公司的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目前国内软件测试行业的业务模式主要有2种:

  1、外包模式。如东软,海辉等著名外包公司的模式。以外派,承接IT项目为主要业务模式。对于软件测试,同样承接软件测试的项目。

  2、内建部门模式。如各大软件开发企业,互联网企业。

  实际的软件测试项目团队往往由1和2混合组成,即有正规军,又有雇佣军.对于外包公司,其面临的竞争压力来源于人力成本的竞争。对于内建部门,其生存和规模面临着广大软件外包公司的挑战。

  归根结底是降低成本。这里“红海”已经出现。

  而对于每个软件测试从业人员,不能仅仅考虑眼前的3,5年的工作。进入这个行业,就需要了解本行业将来的发展,以免“人老色衰”被行业淘汰。对于变化迅速的信息产业,如何尽早的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努力的目标,也可以借鉴“蓝海战略”的思路,为自己的未来设立目标。

  作为一个软件测试部门的领导仅仅安排好本公司的产品质量保证是不够的.他必须为自己的团队寻找生存和前进的道路。下面是个人的一些浅见与大家分享。

  如何找出自己所属行业的蓝海是有一定的模型和规律可循的。简单来说关键点就在于4个方面:

  A)完全消除某方面的成本

  B)极大的消除某方面的成本

  C)极大的增加某方面的价值

  D)创造目前没有的某方面的价值

  按这4个原则,我们能够发现在现有行业之间的“空隙”。从而在合理的成本上,为“顾客”提供新的价值,以保持竞争力。

  对于个人而言,无疑也是类似的结果,以上的4个原则确定了我们该做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该学什么,以致该发明什么。

  通过这些原则,我们才能够在竞争激烈和变化多端的市场/职场上常青。

  下图是我考虑设计的一个蓝海:

  简单解释一下圈出的点的含义(从左至右):

  1、价格(或者成本上)采取高价格策略--高利润和高工资,这个大家都乐于见到,并且这点为组织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来完成后续的价值提供了足够的基础。

  2、完全不再在传统的从产品内部发布到产品上市前的测试工作中投入—这里的“传统的测试”的含义主要指需要大量人力,手工进行的系统测试阶段。别人愿意做,让别人去做。

  蓝海战略就是要开辟新的无人竞争的(或者很少竞争的)领域。在这个地方投入成本就是红海了。注意这里并非指软件测试行业不需要系统测试或者手工测试。而是指在此战略中,放弃这块血流成河的领域,向其他领域跨越。

3、在产品初始规划上投入,提供高的价值--在很早的阶段就提供质量保证。测试人员在产品的需求阶段就介入,花大力气在各个阶段发现各个阶段的bug或者说问题。从而使得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优秀。从而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现在越来越流行的“测试驱动开发”,其实就是说的这个事情。

  4、在产品质量属性和风险分析上投入,提供高的价值--引入对产品成功的各个其他因素的考量,而不仅仅是技术或者纯产品质量,这里更多的从综合产品质量上确保商业上的成功。

  5、在提高组织的质量能力上投入,提供高的附加价值。即使是外包测试团队,通过对开发团队质量情况的实时反馈,有效地提高开发团队的能力。

  6、不再为修改和验证bug投入--同样的,让传统的测试团队去做。

  7和8在需求验证和设计验证上投入,以提供新的价值。目前软件测试行业开始触及了这些方面,但经验和成形的业务模式还不普遍。

  蓝海战略是要寻找新的价值的结合点。以上模型提供的价值,有些是目前流程QA在负责,有些是开发团队自己进行的。但是他们都缺少专业的软件测试方法学的训练。这个蓝海战略就是把传统软件测试的一部分发扬,并且与其它价值结合,提供跨“当前”领域的价值。

  当然,按这个思路,我们还可以寻找其他的蓝海。比如就是用极低的人力成本,对其它的地方做一定的取舍,从而发现新的蓝海。

  通过以上模型可以确定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投入什么,不该投入什么。那么具体如何做到呢?去掉投入挺容易,但是创造新的价值则需要技术和能力的积累。这里确定了发展的方向。具体如何去走,就看执行的了。

  我所带领的测试团队是从白盒测试团队做起,慢慢的加入自动化测试的业务。原来对团队的方向,比较模糊,只想建立高素质的团队,能够更好的完成测试工作。学习了蓝海战略后,脑海中的方向逐渐清晰。该舍弃的,该加强的更加清楚。

  还是对应以上模型中画圈的部分。一一给出我这里实际的做法。

  1、对团队成员,我要求是懂得软件设计,开发和测试的多面手。同时当然给与相对较高的薪资。

  2、坚决不介入手动或者系统级别的测试。这些测试工作由其它团队负责,交给外包团队负责等等。

  3、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运用类似测试驱动开发的方法,运用基于模型的测试方法,力争在需求阶段发现需求的问题,在架构阶段发现架构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发现设计的问题等等。避免前期引入的问题在后期才发现。 使得开发过程更顺畅。开发出来的产品质量更优。

  4、在整个测试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分析质量情况。实时的给开发团队反馈。对于重要的质量属性和不重要的质量属性加以区分,从而减少“浪费”的质量投入。

  5、实时的质量反馈使得项目经理能够清楚地知道实时质量情况。这里质量情况包括需求分析的质量,设计的质量等等。从而使得项目经理能够及时地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简单举个例子,当发现某个模块的功能设计问题很多时,测试团队会进一步分析什么类型的问题最多,反馈给开发团队,开发团队及时地加强设计的分析和审查,调整不合适的人员等等,及时地纠正问题。

  6、既然不在系统测试中投入,自然不会进行系统级别的bug验证,重现等工作。相对的,会对bug进行设计层面的分析,给出改进意见。这些工作,是和开发团队一起进行的。

  7和8的投入就是运用基于模型的测试方法,对需求模型,设计模型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在需求和设计阶段就尽量多的发现问题。 避免开发团队返工。

  当然要完全把该做的都做好,受限于人员能力,组织能力等等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战略方向确定了。其它的工作都围绕其展开,培养团队能力,逐步提高组织能力等等,都在坚实的向前迈进。

  总之,个人认为合适的战略对于一个组织是非常重要的。而蓝海战略的思路,可以以系统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思考,找出合适自己组织能力和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并非我这里列出的模型就适合所有的组织。各个组织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组织的需要,未来的发展等等情况,运用合适的方法(比如蓝海战略分析),来找出自己的方向。对于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是模糊的,直觉给出的方向;还是系统的,有理性的分析出的方向,这里的差别也会非常巨大。方向明确了,可以设定好达到的步骤。否则很容易在某些时候陷入徘徊。


        转自51testing软件测试网:http://www.51testing.com/html/17/n-843417.html


TAG: 测试 蓝海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我的栏目

日历

« 2024-04-17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968
  • 日志数: 2
  • 建立时间: 2013-04-18
  • 更新时间: 2013-05-1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