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个爱好:一是旅行,二是发呆。。

路很长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7-11 23:36:07 / 个人分类:测试随笔

  最近一直在看一些英文的文档,希望能得到一些好的想法和灵感。随便说说感慨,也许是自己孤陋寡闻吧,看了国内很多的书籍和测试大牛发表的文章或者观点,基本上很少有创新的东西,不是你抄袭我的,就是我抄袭你的,要么就是把别人咀嚼过的东西加入自己的一些小的观点再咀嚼一遍。不得不说测试是最近几年才慢慢的发展起来的,所以这种现象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个过程。当然大的测试环境在慢慢的改善,所以现在已经有很多公司有很正规的流程,也逐步的开始把自动化,性能等等开展起来,而且还有公司都已经开始建立完善的测试体系,但我总是觉得缺少一些什么,以我目前的认知能力来看,却总是无法把握住什么。回过头来看看,为什么国外的很多东西都领先我们一步(我不是崇洋媚外。。。很多事实需要承认),比如一些标准,模式,模型等等都是别人先提出来的。两年前我刚进入SQA领域的时候曾经看过很多文档,其中印象很深刻的是NASA在1986年出的一份SQA Guideline,现在看来我还是觉得我们目前无法写出一份这么优秀的文档出来(当然看了别人的也是受益匪浅)。从我了解的几个外包的项目来看,其实很多地方别人都领先我们很多,有一个项目,别人在5年前就有了一套很成熟的自动化框架和体系,而且维持到现在,但可惜因为很多原因没法深入的去了解。其实我们有很多可以去学习的地方,比如Context-Driven Testing,Agile Testing,基于模型的测试等等(希望只是我自己不懂。。。),也许我们很多人没有机会在项目中去实施自己的想法,但可以慢慢的开始积累,Maybe将来的某一天你可以有很多自己的东西。希望自己的这份热情还没有磨灭。。其实想说的是,测试领域很庞大,而我们才刚刚上路。路很长很长。。。

------

To一个朋友:其实所谓的产品度量和过程度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是关注的面有所不同而已,但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基础数据都是来自于项目。就比如一个中间产物的评审,产品度量关注的是这个产品的评审发现的缺陷数,文档的返工率等等,但这个过程可能关注的是评审的效率问题(时间,成本,方式)。活动只有一个,但其实你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活动。角度就是你需要选择的,总的说来还是一句话,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Goal。(GQIM)


相关阅读:

TAG: 测试随笔

一路的风景 引用 删除 April.H.X   /   2007-07-14 12:28:18
支持你,一直以来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迫于时间,再加上惰性。。。嘿嘿, 向你学习 !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日历

« 2023-12-17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9158
  • 日志数: 58
  • 图片数: 2
  • 文件数: 1
  • 建立时间: 2006-12-05
  • 更新时间: 2012-09-04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