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技术(初级)--冒烟测试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7-10 16:08:17 / 个人分类:软件测试技术(初级)

有一次听一位朋友说起冒烟测试,感觉有点新鲜,就搜索了一下这方面的内容,由此也得出自己对冒烟测试的见地。
"冒烟测试"是由微软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和微软一直提倡的每日构造有一定的联系。在微软和一些软件公司,每日构造并做"冒烟测试"。每天都对已经完成的源程序进行编译,然后连接组合成可执行的程序,并做冒烟测试,简单的检查该执行程序在运行时是否会“冒烟。就像电路板一样,当一个电路板完成时,应该接通电源,检查电路板是否可以工作,如果电路板冒烟,那说明这电路板未能通过测试。
"冒烟测试"这一术语描述的是在将代码更改签入到产品的源树中之前对这些更改进行验证的过程。在检查了代码后,冒烟测试是确定和修复软件缺陷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冒烟测试设计用于确认代码中的更改会按预期运行,且不会破坏整个版本的稳定性。
下面的准则描述了冒烟测试的最佳做法。遵循准则的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从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到形成特定的使用测试和调试工具的方式等。
首先,与开发人员协同工作。由于冒烟测试特别关注更改过的代码,因此必须与编写代码的开发人员协同工作。需要了解以下内容:1)代码中进行了什么更改。若要了解更改的内容,必须理解使用的技术,开发人员可以提供相关说明。2)更改对功能有何影响 3)更改对各组件的依存关系有何影响。
其次,在进行冒烟测试前检查代码。在运行冒烟测试前,进行侧重于代码中的所有更改的代码检查。代码检查是验证代码质量并确保代码无缺陷和错误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冒烟测试确保通过代码检查或风险评估标识的主要的关键区域或薄弱区域已通过验证,因为如果失败,测试就无法继续。
最后,在干净的调试版本中安装私有二进制文件。由于冒烟测试必须侧重于仅对更新后的二进制文件中的功能更改进行验证,所以必须通过使用被测试文件的调试二进制文件来使测试在干净的测试环境中运行。  
注意: 
在冒烟测试中,使用不匹配的二进制文件进行测试是一个常见错误。为了避免此错误,当两个或多个更新后的二进制文件之间存在依赖项时,请在测试版本中包括所有更新后的二进制文件。否则,测试的结果可能无效。
冒烟测试一般用于每日构建,构建服务器首先从CVS服务器上,下载最新的源代码,然后编译单元测试,运行单元测试通过后,编译可执行文件,可执行文件若可运行,并能执行最基本的功能,则认为通过了冒烟测试,这时,构建服务器会把程序打包成安装文件,然后上传到内部网站,第二天一早,测试人员来了以后,会收到构建服务器发来的邮件提示昨晚是否构建成功。若构建成功,则测试人员进行相关的功能测试。所有这些功能的完成,一般是靠编写脚本完成的,目前比较常用的脚本有TCL,Perl,Python及功能弱弱的批处理。用这些可以完成系统的每日构建。
简单的说,就是先保证系统能跑的起来,不至于让测试工作做到一半突然出现错误导致业务中断。目的就是先通过最基本的测试,如果最基本的测试都有问题,就直接打回开发部了,减少测试部门时间的浪费。
冒烟测试虽然是简单的过程,但是有重要的意义及好处:
1. 能最小化集成风险
项目组可能遇到的一个很大的风险是,项目组成员根据不同的系统功能各自开发不同的代码,但是当这些代码集成为一个系统的时候,也许系统完成不了预期的功能。这种风险的发生取决于项目中的这种不兼容性多久才被发现,由于程序界面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者系统的主要部分已经被重新设计和重新实现了,相应的排错工作将非常困难和耗时。极端情况下,集成的错误可能回导致项目被取消掉。每日构造和冒烟测试可以使这种集成错误变得非常小,而且便于解决,防止了很多集成问题的产生。
2. 能减小产品低质量的风险
这种风险是和集成不成功、集成出错相关联的。每天对集成的代码做一些少量的冒烟测试,即可杜绝项目中那些基本的质量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使系统达到一种周知的良好状态,维护这样的系统可以防止系统逐步恶化到耗费大量时间排查质量问题的地步。
3. 能简单化错误诊断
当系统每天都进行build和测试时,系统任何一天发生的错误都能够变得十分精细,便于排查。比如在17日系统还运行正常,18日就出错了,那么只需要检查这两次build之间的代码变化就可以了。
4. 能极大鼓舞项目组的士气  
看到产品的不断成长,能够极大的鼓舞项目组的士气,有时甚至不管这个产品到底用来做什么。开发人员可能会为系统显示了一个矩形而感到激动。通过每日构造,产品每天进步一点,保证项目士气的持续高涨。
进行每日构造和冒烟测试
虽然说这是一个简单枯燥的活,每天进行build,每天进行测试,但也有着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  
1、每天坚持
不同开发人员写的代码在他们的“脉冲”之间肯定都会存在“同步”的差异,但是必须有这样一个“同步脉冲”,使得这些代码能够组合为一个整体。当项目组坚持每天把这些不同的“脉冲”组合到一起的时候,开发人员脱离整体的情况就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杜绝。
有些项目组把这一过程简化为“每周build一次”。这样带来的问题是,某一次build失败后,可能要回溯好几周才能找到原因。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话,已经得不到经常build带来的好处了。
2、严格检查每一次build
要保证每一次build的成功,就必须保证build后的结果(也可称为build)是可以正常运行的,如果build不可运行,那么本次build被认为是不成功的,同时应该将修复此次build的工作提高到项目组最高级别来处理。
对于如何衡量一个build,每一个项目组都会定义一些自己的标准,这些标准需要设定一个严格的质量级别来处理那些特别严重的缺陷,同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来忽略掉那些微不足道的缺陷,一些不适当的关心也许会使整个过程举步为艰。
  一个好的build起码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能够成功编译所有的文件、库,以及其它相关组件;
  ●能够成功链接所有的文件、库,以及其它相关组件;
  ●不能存在任何使得系统无法运行或者运行出错的高级别故障;
  ●当然,必须通过冒烟测试
3、每天进行冒烟测试
冒烟测试应该是对整个系统流程从输入到输出的完整测试。测试不必是面面俱到的,但是应该能够发现系统中较大的问题。冒烟测试应该是足够充分的,通过了冒烟测试的build就可以认为是经过充分测试、足够稳定的。
不进行冒烟测试的build是没有太大价值的。冒烟测试就像一个哨兵,在阻止着产品质量恶化和集成问题的产生,不进行冒烟测试,每日构造可能会变成浪费时间的练习。
冒烟测试必须随着系统的扩充而扩充。最初,冒烟测试可能是非常简单的,比如验证系统是否会打印“Hello World”,随着系统功能的扩充,冒烟测试需要越来越充分。最初的冒烟测试也许只需要几秒钟来执行,逐渐地,测试可能会花费30分钟,1小时,甚至更长。
4、建立一个专门的build小组
在很多项目组,维护每日构造,并更新冒烟测试用例,会耗费一个人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在一些大的项目中,这项工作独立成不止一个人来完成的全职工作。比如在 Windows NT 3.0的研发中,就有一个由四个全职人员组成的专门的build小组(Pascal Zachary, Showstopper!, The Free Press, 1994)。
5、为build增加修订,如果这样做有意义的话
一般开发人员不会每天都经常向系统中快速的增加实际的代码,通常是每隔几天,他们在开发好完成某个功能的一套代码以后,然后集成到整个系统中。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日历

« 2024-05-15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7416
  • 日志数: 9
  • 建立时间: 2011-11-21
  • 更新时间: 2012-07-1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