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职业我们要有梦想,不抛弃不放弃。人生才会有乐趣。

可测试性设计要素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2-15 09:21:06 / 个人分类:测试基础

   可测试性设计是在系统基本功能之上按照一定的设计规则设置控制点和观测点,并根据故障隔离和定位要求设置内部结构变换机制,内置必要的测试模块,设计自测试功能。如图1所示,可测试性设计的基本要素有:输入/输出通道、控制点、观测点、故障隔离与定位机制、内建自测试共5个要素。

控制点是系统外部“控制输入”的作用点,用于给系统的特定状态施加控制激励或内部结构变换控制指令,主要表现为能够对产品内部状态进行控制(能控性)。在本规范中把控制点分成了二大类:输入控制点-这部分控制点是系统本身提供的;测试控制点-这部分控制点是专门为了测试设置的,通常还需要实现对应的输入通道;

观测点是系统外部直接可观测其状态,根据状态变化确定系统工作正常与否,主要表现为能够对产品内部状态进行观测(能观性)。在本规范中把观察点分成了二大类:输出观察点-这部分观察点是系统本身提供的;测试观察点-这部分观察点是专门为了测试设置的,通常还需要实现对应的输出通道;

内部隔离与定位机制用于根据测试目的变更系统内部的信息流向和处理结构,并在故障状态下对内部故障进行隔离和定位,主要表现为能够对产品内部故障进行隔离(隔离性);

输入/输出通道是为了实现对控制点进行控制和对观测点进行观测,在系统内部需要嵌入对应的外部控制输入通道和信息输出通道,常见的输入/输出通道有串口、网口等。

内建自测试(BIST)用于对系统内部进行自检、自测试以及内置数据发生器等;

[1] 可测试性设计基本要素示意图

 

系统的每一个基本功能模块都应具有图1所示可测试性的5个基本要素,根据各模块输入/输出通道的不同组合,可以演变为多种系统可测试性设计结构。

在可测试性理论中,系统的控制点分成8类:输入、预置条件、操作、状态、消息事件、错误、性能、资源。输入通道在系统中也不是只有唯一的一个,需要根据不同的控制点要求进行设计。

观察点分成9类:输入、预置条件、操作、状态、消息事件、错误、性能、资源、输出。输出通道在系统中通常不只一个,也需要根据不同的观察点特点进行设计。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