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模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5-04-14 09:20:59 / 个人分类:理论知识

   大学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选择了相对轻松的软件测试行业。相信有过大学经验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学习和工作真的很不一样。
   这些博客,算是自己学习的一个历程,很多不一定是原创,可能是自己找来的知识,或者书本上的知识,想记录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
软件开发的模型
1.边做边改型 
   很多小公司采用的都是边做边改模型开发,没有规格说明,也没有经过设计,软件随着客户的需要不断修改。
   主要问题:软件结构的不断修改,导致代码重复利用率低,且不易维护,忽略需求环节,给开发带来风险。
2.瀑布模型
   1970年Winston Royce提出了“瀑布模型”。主要分为六个阶段,软件计划,需求分析与定义,软件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维护。自上而下,逐级下落。
   主要问题:各个阶段完全固定,产生大量文档;线性开发导致用户到末期才能看到成果,增加开发风险;早期的错误到后期测试发现,修改成本高。
3.快速原型
    首先建造一个快速原型,实现客户或未来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再进一步细化需求,通过逐步调整原型,开发产品。
    主要问题:系统设计查,难维护,效率低
4.增量模型
     软件作为一系列的增量构件来设计,实现,集成和测试。增量模型在各个阶段并不交付一个可运行的完整产品,而是一个满足客户需求的子集的可运行产品。
     主要问题:必须保证各个构件不破坏原有系统,所有要有开放式的体系结构
5.螺旋模型
     1988年,Barry Boehm正式发表了“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分为4个象限,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客户评估

       
      


TAG: 软件测试

引用 删除 wuyuxuan   /   2015-04-23 16:00:22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