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沃曼的测试感悟(1) - IT行业近五年的发展和变化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1-02 11:25:06

本来写了不少东西,结果发现越写越乱,半天没有入主题,所以还是简单来写吧。主要是想写写自己对IT行业发展的理解,以及如何选择自己未来的领域。谈谈思路,希望对大家有些参考作用。

我说过30岁之前要努力争取得到了就不会失去的东西。因此我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自身的发展上,而没有怎么关心IT行业的变化,有种“学好了C/C++,走遍天下”的心理。因此,2001年的那次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我身在其中其实根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30岁之后,我觉得自己的硬条件基本具备了,因此就更关心IT行业的发展与变化,以及自己如何与时俱进了。

我想IT的发展是有趋势的,给我的感觉是大的趋势不可逆转,但是趋势里也存在泡沫。因此如何让自己适应潮流又不至于陷入泡沫则需要自己对很多现象要看的清楚,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每一个IT巨头都是伴随着IT发展的大趋势而应时而生的。
微软:PC
Google:search
Apple: mobile
Facebook: social network
Amazon: eCommerce, cloud computing

如果回到10年前,微软是人们最向往的公司。5年前,Google则是如日中天。现在这两个公司都属于非常成熟稳定的公司了。而我开始观察IT行业也是始于5年前,因此想谈谈这5年我看到了什么,以及对未来的一些展望。

1. Search。其实5年前大局已定,但是微软还是想成为一个能够改变游戏的角色。这5年是不惜血本投资,但是收效甚微。正像微软垄断了PC OS一样,Google也早已垄断了Search。Search市场未来变化不会太大,Google的地位会很稳固。唯一的变数就是social network search了。

2. Web2.0的发展。随着Gmail的成功,Web2.0技术突然红火起来,因此诞生了一大堆热门的网站,比如Facebook。而Web2.0核心的技术则是AJAX,也就是javascript。相应的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名词与技术,比如rest, JSON, OAuth, 等等。Web2.0最大的贡献是在不安装插件的情况下实现接近于桌面应用的用户体验。现在基本上已经确认了在RIA技术上,flash,silverlight都属于过时的技术了,未来属于HTML5。HTML5对比插件技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好处就是它可以真正实现跨OS,跨Browser和跨Device。在RIA技术的战斗中,Flash是Adobe的,Silverlight是微软的,而Ajax则是Google推动的。最后的结果会是Google胜。

3. Browser的发展。随着AJAX的技术兴起,对于浏览器处理javascript的能力就产生了非常高的要求。也可以说浏览器制约了AJAX的应用,尤其是微软的IE。这对于推崇Javascript的Google非常不爽,因此一边赞助firefox,一边自行开发了Chrome浏览器。Chrome最大的好处就是javascript的运行效率非常的高,因为Google的JS engine把JS code编译成二进制代码来运行。目前Chrome已经占据了大概20%的市场份额,很快就会超过Firefox成为全球第二大浏览器。因此IE也不敢怠慢,新版本更新的更加频繁。未来几年,浏览器大战有的好看。

4. Social的发展。My space作为socail network的老大,最终败给了Facebook。而现在的Facebook被看作是Google killer而成为最火的IT公司。Google也把Facebook看作眼中钉,多次围剿都没有成功,包括Orkut, Buzz, Wave, 到最近的G+。在social领域,Google好像是拿Facebook一点办法也没有,即使宣称今年G+不成功全员没有奖金发。
被认为Facebook killer的则是Twitter。Twitter是微博概念的创始者,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微博网站。Facebook对其收购不成功,一怒之下在Facebook中加入相应的功能,与其竞争,但是也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在social network中,第一个上市的不是Facebook和Twitter,竟然是Linkedin。因此Linkedin现在也是一家大家向往的公司,各方面条件不逊于Google。
自己一直没注意Zynga, 直到发现有同事竟然跳到那里了。才明白原来Zynga是一家开发Facebook游戏的公司,而且马上要上市了。因此也竟然成为了很难进的一家公司。而Social gaming的市场也是巨大的,自己竟然一直没有留意。

5. Mobile的发展。真的没有想到Apple这么牛。一个iphone, 一个ipad引领了科技潮流,使得自己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IT公司。很多年前大家就都看到了smart phone未来的潜力,并且多家也在多年耕耘着。但是Apple作为一个手机的newcomer, 一举击垮了所有人, Nokia, RIM, Microsoft等等。当netbook盛行的时候,趋势就很明显,就是人们需要一个纯上网的设备,因此Google研发了Chrome OS。在app纷纷转到web的时候,Apple的ipad虽然反其道而行,但是异常的成功使得tablet也就成为了新一轮的潮流。在竞争中,只有Google的Android给了Apple很大的制约与压力,不然就成东方不败了。无论如何,未来移动设备领域的竞争将会异常激烈,PC的重要性会进一步的降低。

6. Cloud的发展。Cloud最近几年也成为了一个大热门话题。Cloud不如以上几个那么容易理解,更加抽象一些。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以上几点的核心其实就是Cloud。Cloud不是一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但是离了它也是不行的。其实,现在Cloud已经与你形影不离了。Cloud之所以难解释是因为Cloud是一个achitecture,而其中的技术主要集中在了server端。也许Apple的icloud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对cloud的更准确的认识。
基本上来讲,目前比较认可的Cloud的三个层次是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
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而跟用户相关的就是SAAS,比如email, search, facebook都属于这个范畴。简单来讲,就是把桌面应用程序挪到网上,在浏览器里运行。但是,各大厂商所关注的云计算则是集中在了PAAS和IAAS,比如Amazon的EC2, 微软的Azure, 等等。总而言之,未来云计算的竞争也会更多姿多彩,比如OracleIBM也加入到这个竞争中,国内的不少公司,什么华为了,阿里巴巴等等也是对云计算投资很大。现在从世界来讲,云计算的leader是Amazon和Salesforce。

以上是我这五年对IT行业发展的了解以及对未来的一些展望。我的这些理解对于我未来领域的选择会产生指导作用。其实,以上这些都不是我从事的领域,我想自己也应该与时俱进了。




TAG:

克莱沃曼的测试感悟 引用 删除 cleverman   /   2011-11-10 12:32:34
原帖由abedd于2011-11-09 21:36:30发表
Salesforce和Amazon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Google其实从2004年开始也算是云计算的领导者.


对了。Google的云计算主要是SAAS层的。他的platform app engine好像不算很好吧?
克莱沃曼的测试感悟 引用 删除 cleverman   /   2011-11-10 12:30:13
原帖由abedd于2011-11-09 21:36:30发表
Salesforce和Amazon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Google其实从2004年开始也算是云计算的领导者.


你说的差距大是什么意思?谁比谁差?我记得查了云计算的市场份额好像salesforce是老大呀。
克莱沃曼的测试感悟 引用 删除 cleverman   /   2011-11-10 12:28:26
原帖由sdkongkong于2011-11-09 06:26:29发表
楼主说的这些都是互联网行业啊


现在最热的公司就是做互联网的公司。传统软件公司现在情况都不算好。
abedd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abedd   /   2011-11-09 21:36:30
Salesforce和Amazon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Google其实从2004年开始也算是云计算的领导者.
sdkongkong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sdkongkong   /   2011-11-09 06:26:29
楼主说的这些都是互联网行业啊
测试小蜗牛 引用 删除 xinxinxingxing   /   2011-11-03 22:16:09
期待系列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cleverman

cleverman

七年测试经验,从manual test开始,陆续涉及到了automation test, security test, reliability test, stress test, performance test等等。

我的栏目

日历

« 2024-04-28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7142
  • 日志数: 8
  • 文件数: 1
  • 建立时间: 2010-03-07
  • 更新时间: 2013-01-0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