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不容忽视的软件可恢复测试

发表于:2008-12-12 16:31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潘少红    来源:IT168

  可恢复测试主要内容和步骤

  (1)恢复性测试的基本内容

  通过可恢复测试,一方面使系统具有异常情况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使系统测试质量可控制。因此,可恢复测试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 硬件及有关设备故障。测试对于硬件及设备故障是否有有效的保护及恢复能力,系统是否具有诊断、故障报告及指示处理方法的能力,是否具备冗余及自动切换能力,故障诊断方法是否合理和即时。例如,设备掉电后(如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断电)的可恢复程度。

  ② 软件系统故障。测试系统的程序及数据是否有足够可靠的备份措施,在系统遭破坏后是否具有重新恢复正常工作的能力,对系统故障是否自动检测和诊断的功能。故障发生时,是否能对操作人员发出完整的提示信息和指示处理方法能力,是否具有自动隔离局部故障,进行系统重组和降级使用使系统不中断运行。还有,若系统局部故障可否进行占线维护,而不中断系统的运行。最后,在异常情况时是否记录故障前后的状态,搜集有用信息供测试分析。

  ③ 数据故障。是测试数据处理周期未完成时的恢复程度,例如数据交换或同步进程被中断,异常终止或提前终止的数据库进程,最后还有操作异常等情况。

  ④ 通信故障和错误。测试有没有纠正通信传输错误的措施,有没有恢复到与其他系统通信发生故障前原状的措施,还有对通信故障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满足运行要求等。

  (2)可恢复测试的基本流程

  首先需要制定可恢复测试计划,并准备好可恢复测试用例和可恢复测试规程。其次,是要对照基线化软件等级和基线化需求分配。第三,进行软件可恢复测试。在此过程中,要用文档记录好在可恢复性测试期间所出现的问题并跟踪直到结束。然后,将可恢复测试结果写成文档,说明测试所揭露的软件软件能力、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给软件运行带来的影响。最后,说明能否通过测试和测试结论,并提交可恢复测试分析报告。

  可恢复测试经验总结与分享

  从测试技术和测试管理的角度来看,目前对高可靠性软件测试特别是可恢复测试方案,许多测试人员还缺乏真正的认识。因此,对需要高可恢复的软件如何实施可恢复测试,在技术和经验上仍是一个颇不成熟的领域,更缺少一种体系化的方法。

  (1)必须从认识上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让人非常遗憾的是在可恢复测试上,许多测试人员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例如,许多测试人员认为只要我们有制定可恢复测试方案,有获得所需的硬件和软件,配置了系统,然后也有测试故障转移和灾难恢复响应系统,一切按照预期计划进行就OK了。但是大多数的测试人员只会在常规环境下进行可恢复测试,并没有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在更多的不同环境下的进行可恢复测试,结果是他们并没有确保自己进行了足够的可恢复测试。

  (2)必须制定明确的测试计划和测试制度

  如果没有制定明确的测试计划和需要遵循的测试制度,那么测试就会马虎了事,根本无法满足可恢复测试的要求。那么完成测试目标也成了空中楼阁,软件可恢复性质量也无从谈起了。

  (3)必须要用真实数据进行测试

  用真实数据进行真实测试是可恢复测试中最棘手的部份。因为在没有用真实数据测试的时候,就很难评价系统进行可恢复或故障转移过程中的各种技术指标的有效性。我在可恢复测试中得到的宝贵经验是,用真实数据进行测试会得到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但这是提高软件测试质量的关键之一。

  (4)确保测试过程和文档的一致性

  软件可恢复测试工作还包括:验证应用程序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书面需求分析文档、联机帮助、界面资源等。因此,当进行可恢复测试活动时,应确保测试手册、联机帮助、测试分析报告和应用程序测试需求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2/2<12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