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专利暗战 敲响互联网手机生存警钟

发表于:2014-12-02 09:00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郭晓峰    来源:腾讯科技

分享:
  海外壁垒短期难打破
  近年来,国产手机品牌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不仅时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在技术方面也常常受制于人。苹果、三星等手机巨头一方面占据着我国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却利用知识产权壁垒在海外市场给中国手机厂商设置重重障碍。
  早年出海较早的中兴、华为、TCL等虽已占有一席之地,但因专利困扰市场也并非那么容易突破。
  以欧洲市场为例,华为终端近几年表现较为突出,也面对不少专利挑战。对此,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曾对腾讯科技表示,“中国厂商进入欧洲市场非常难,欧洲市场对专利的重视度很高,在没有形成规模时可能不受重视,但一旦形成规模,各种专利的高收费就会接踵而至。
  据了解,华为从2006年与沃达丰集团成立第一个联合创新中心至今,其在欧洲联合创新中心的数量已达到18个。华为还称,未来五年华为将在欧洲新招募约5500名员工,并在未来三年内把欧洲研发人员数量扩大一倍至1700人。
  而HTC在海外的教训更是人人皆知,HTC董事长王雪红曾向媒体感慨:“中国若无核心技术,将永远被欧美公司阻挡在外。”HTC正是因与苹果的专利战纠缠不休,产品被禁止在欧美销售,导致全球市场份额明显下降、股价大跌而元气大伤,至今仍萎靡不振。
  眼下,酷派、联想、小米在内的国产手机商正在大举扩张海外市场版图,小米等由于专利保护不足更容易受到专利投诉。
  虽然雷军早在2012年与金山合作成立智谷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司,但比起传统手机厂商中兴、华为而言,这些投入可以说微不足道,关键在于仍难以抵御出海时所遭遇的专利危机。
  所以我们看到,小米选择了那些知识产权保护相对薄弱的东南亚或金砖四国等发展中国家,从而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专利投诉风险,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总结
  表面上看,此次“律师函”事件看似一场乌龙,实则是对那些专利储备不足的互联网品牌手机敲响了未来生存的警钟。
22/2<12
价值398元的测试课程免费赠送,填问卷领取吧!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法律顾问:上海漕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2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