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为何食言独立

发表于:2014-6-12 09:00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韩迪    来源:凤凰科技

  成立十年的UC 仅两个月便决定委身阿里
  从开始商议到最终决定融入阿里,俞永福说只用了两个月;然后成立十年的UC,独立IPO之路也走了好几年。是什么让UC决定放弃IPO选择阿里的?
  要点
  1.UC给予员工股票作为股权激励,然后十年了UC依旧未能实现上市,员工持有的股票都不能兑现。
  2.手机浏览器市场是逐渐缩小的蛋糕,UC不可能保持永远是老大,而且竞争对手起来得很快。
  3.UC在非电商领域做得不错,正是阿里在非电商领域的‘棋眼’,可以弥补其在移动端的不足。
  一个重要的决定:合聚变!
  6月11日九点三十分,俞永福发出这样的微博,十分钟以后,UC正式宣布全部融入阿里,阿里将组建UC移动事业群,俞永福担任事业群总裁,并进入阿里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
  其实早在公布前几天,UC内部人士就曾经向凤凰科技透露,最近将会有重大消息公布。只是消息来的时候,很多人还是感到了突然:曾经声称要独立上市的UC,为何食言“委身”了阿里?
  十年未IPO 员工内部压力大
  在此之前,UC俞永福、何小鹏曾多次表示过想要独立IPO的想法;今年1月份,俞永福在接受采访时仍然保有这个的想法,并称倾向于美国上市。然而过了仅仅5个月,UC就变成了阿里UC移动事业群的一部分。
  据俞永福透露,UC融入阿里的想法是马云在两个月前,也就是4月份提出来的,俞永福在这其间想了很长时间,也想了很多,最终决定跟阿里进行这个融合。而且他强调,这并不是UC被阿里并购了。
  然后,如果没有足够的压力,没有足够的筹码,UC也不够轻易放弃IPO,并入阿里。 成立十年的UC从最初的6人团队发展到了3000人,据了解,UC内部的股权激励措施是给定每股是多少美元,也就是每个人清楚自己手里的股票值多少钱。然而十年过去了,UC还没有上市,这些股票也就不能兑现。对于UC内部来说,这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通过股票方式,能够让UC的员工分享到IPO的增值,分享到自己业务成长、股票的增值。我觉得我对于UC的全体员工有一个交代。”俞永福说。
  根据双方的协议,本次整合将大部分以阿里巴巴集团股票,配合部分现金的方式进行,而不是普通收购案中的纯资金。由于阿里处于上市静默期,股票的价格不能透露,因此UC只给出了一个大概金额——两个91,也就是38亿美元。而这部分钱,将全部按照交易安排,兑换成现金和阿里股权,用于员工的股权激励。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对凤凰科技表示,UC发展了十年了,俞永福很辛苦,他身边的人也很辛苦,“大家都想兑现了,改善生活,投资人也想有回报”。“而且选的时间点比较合适,阿里最近要上市,UC实现了曲线上市,股票换成阿里的股票,其实一样的。”李易说。
  对于可能面临的“食言”压力,俞永福则表示不担心。
  为保持竞争优势融入阿里
  在移动端,即时通讯工具、浏览器和应用商店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三大入口。在即时通讯领域,微信成为超级APP,月活跃用户数超4亿;第三方浏览器中,根据艾瑞数据,UC月覆盖人数占行业总体65.9%,排名第一;应用商店则由百度91、360、豌豆荚占据前三。
  然而随着其他APP,尤其是超级APP的出现,第三方浏览器的用户增长速度正在减缓。在李易看来,浏览器正逐渐在移动互联网市场进入边缘化。
  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第3季度,中国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活跃用户规模达3.87亿户,环比增长率为5.5%;尽管第4季度用户规模环比增长回升到8%,但仍不及前四季度平均10.9%的增长率。分析认为,由于众多原生APP的不断普及,手机浏览器的入口地位被持续削弱。
  作为手机浏览器排头兵的UC,虽然用户数已经超过5亿,但是如何保持持续的新用户增长,成为未来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
  而且,在第三方浏览器市场,还有百度腾讯、360等互联网巨头在虎视眈眈。腾讯对QQ手机浏览器不断加大的推广,同时还拥有应用分发平台应用宝、QQ等倒流工具;百度也在不断加大移动端的投入,浏览器、支付、搜索、输入法等成为百度移动生态体系的重头工具。而360在前一段时间推出了更新版手机浏览器,副总裁于光东称今年将“进入市场三甲”。
  “手机浏览器市场是逐渐缩小的蛋糕,UC不可能保持永远是老大,而且竞争对手起来得很快。”李易评价道。
  UC选择跟阿里合作,能够避免单打独斗,融入巨头的同时获得更多的人才、现金、渠道支持,能够在与竞争对手的抗争中继续保持优势。
21/212>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