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师Jack Jarkv的交流分享后的思考

发表于:2013-10-16 11:25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小强    来源:51Testing杂志投稿

#
总结
分享:
  感谢邰晓梅老师请到了Jack Jarkv还有他儿子,并与一起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很多观点都和小弟不谋而合,也给了小弟不少信心。对于小弟这种英文盲,邰晓梅老师做了全程的翻译。
  好了,不废话了,因为这次没有特定主题,而是比较发散的去讨论分享一些经验案例,所以我就比较重要的东西做了记录,同时也分享下自己的观点作为对比,因为小弟水平文采有限,不妥之处还望小伙伴们海涵。
  产品角度(产品熟悉度)
  这里我来分享下小弟经常见到的几种场景:
  第一种,新来的测试人员很注重产品、业务,会投入大量的精力来深入学习产品、业务,包括小弟在内,不论是做什么分工即使是做管理,这也是我必修的一门。但是,往往的问题是很多童鞋掌握的度不太好,忽略了正在实战中才能对产品、业务更真切的了解这一道理。
  第二种,性能、自动化高手,没有把产品、业务的理解放到首位,直接进入架构、设计中,小弟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但就小弟而言更倾向于先深入了解产品、业务,因为不管是性能、自动化还是什么都是基于产品、业务的,你的方案的设计、框架的设计难道不考虑产品的特点吗?你的流程设计难道不考虑业务流程的特点吗?
  So,Jack Jarkvi强调的这一点我举双手、双脚赞同,至于怎么去熟悉产品业务、应该去熟悉哪些就不在本次讨论范围内了,有机会下次在分享。
  用户角度
  Jack Jarkvi强调要洞悉用户习惯、操作。
  确实,很多童鞋在编写case的时候毫无思路,完全跟着需求走,没有对case进行划分,导致了比较混乱而且测试起来很费劲的感觉。其实,我们来扩展下jack的思路,我们在设计case的时候就把用户的典型操作、常用的操作、重要的操作提取出来,而我们测试的重点也要放到这些上面,在有限的时间内先保持这些为高优先级。当然肯定会有不少人看到这里心想,wk,这怎么能行,我要是测的不全面,线上发现bug领导会杀了我!!!!那我们在换个角度,我相信在XX的领导都会明白什么是重要的bug什么是非重要的bug,你觉得他会为了一个按钮歪掉骂你、扣你绩效,还是会为了一个对用户很重要的功能而杀你?(稍微有点极端了)
  再者,我们可以慢慢的积累分析典型用户场景,就像Bug缺陷库一样(这是我一直提倡的也是我始终认为测试的价值所在),我相信长期下来你的用例质量会越来越高,而数量也绝对不会出现爆发式的野蛮增加了。
  用例策略
  Jack Jarkvi提到了正、异用例的分管,小弟把他理解为分而治之。为什么会提倡正、异case的分管呢?jack说如果一个系统连正常的case都跑不通,用户还在意哪些非正常的吗?确实,我们长久做测试的人都会慢慢有一种惯性思维,包括我自己,都会觉得测试要放到异常上,这个是重点。
  所以现在小弟试行的一种策略就是case分而治之,然后在测试轮次的时候第一轮主攻正常case,只有他达到输出准则后,在进入异常case的测试。
  当然,我在提出这种方式后,在做的有一个美女提出来,说如果这样做那开发的童鞋会问你,为什么第一轮你没有测试出这些,而在第二轮才测试出来。避免这种现象的最佳途径就是团队内部打成一致,这样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回归策略
  很多人觉得回归测试工作量巨大,尤其是一个长久的项目积累了很长时间。这里Jack Jarkvi提出了如下的观点:
  真正的功能一般只占20%的,其他80%只是辅助,这就和我们上面讲到case的道理一样,所以优先级真心很重要
  分批次回归,比如把一次大回归,分成若干次进行,每次只做一部分(邰晓梅老师提出来的)
  这里我想补充下小弟的想法,小弟觉得测试环境的稳定和高仿性很重要,原因很简单,如果你有两个USB,一个是大的,一个是迷你的,但内部结构、数据等等重要的东西都一样,那么在他们也就差在了体积上,有可能处理速度上差一点。所以如果我们的测试环境和线上环境如同这个USB其实还是比较靠谱的。
  培养培训
  Jack Jarkvi说他发现很多企业和高管更倾向于选择人,而不是培训人,因为他们觉得选择人是最快最好最省成本的方式。而他觉得应该更倾向于培训人。
  对于这个观点,我彻头彻尾的赞成Jack Jarkvi。其实我们简单分析一下,虽然选择一个人确实快,但费用也不低呀,更重要的是忠实度会大大折扣!而从内部培养出来的人则会有情感和忠实度在公司,这个东西不是钱能买来的,也提高了企业的人才稳定度。
  小结
  回来后小弟也思考了一阵子,总觉得我们被现在很多复杂、炫丽、有诱惑感的东西迷住了,而忘了简单才是美,也忘了如果能把用户要的20%的功能作到极致,测试到极致是多么的重要。我们痴迷于敏捷、痴迷于自动化、痴迷于性能,却似乎离本质越来越远。突然想到之前在学习CMM的时候有哥们感悟,为什么日企人家从来都不追求什么CMM认证,但却质量做的那么好。其实小弟想说的是,体会思想、学习思想,然后转化为符合自己的,让效率正真的高起来,让投入产出比真正的高起来才是王道,也许现在流行的、热门的可能是不适合你的,所以简单真心重要。
  最后再次感谢,Jack Jarkvi、邰晓梅、土司阿哈的组织,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来聆听分享。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