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敏捷开发指南(下)

发表于:2012-10-24 10:02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王哲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采编

  本文延续上期话题,深入到测试、持续集成和部署等环节,紧密结合移动开发方法和技术,围绕Android平台的开发讨论提供更高质量移动产品的解决方案。

  通过清晰的架构实现测试驱动

  通过上期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种工具都很难从完全意义上解决工程当中追求快速和高质量的要求。那么就需要通过整体架构实践,更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以下两种结构方法可供参考。

  平台和领域的分层结构

  如图1所示,这是一种最基础的分层结构。它将和Android平台相关的内容都包裹在了平台层,而将领域、状态、逻辑等和平台无关的内容完全隔离开来。创建项目时,将平台层和测试层分别对领域层产生依赖,以这样的方式达成对项目和对测试的独立构建。

  这样做的好处是,领域层可以通过Java的JUnit进行完全测试,而项目各个类之间的因为有明显的项目级别分层,使得代码的考量更加清晰,方便于检验最核心关键的业务逻辑。且测试速度非常快,便于快速迭代。

  但其带来的不便之处就是,随着项目代码的日益复杂,其与Android内部结合就越紧密,这时往往越难将业务逻辑很清晰的剥离。部分的业务逻辑将被分片散落在一些平台相关的调用当中。因此我们认为这样的一种层次逻辑更多地适用于简单的项目之中。

图1 平台和领域的分层结构

  MVP(Passive View)架构

  许多文章对Passive View是属于MVP还是MVC有各种不同角度的争论。这里我并不想过多地在词语上做过多纠缠,主要是希望通过描述这样的一种结构来树立比较好的对于Android开发的架构模型。

  具体到Passive View的实现,如图2所示,描述了一个基本的原理。

  随着项目的不断扩大复杂化,我们需要更加清晰化的代码架构。所以,Passive View对平台和领域的分层结构的层次结构有了更深层次的改进。引入Passive View模式的意义实际上还是从测试出发。出于对JUnit快速性能的青睐,所以依然尽量把层次划分为依赖Android内核的部分和非依赖部分。对于前 半部分,可以用基于Roboletric的上层测试完成,相对应的后半部分则可以使用标准Java进行单元测试。这样做既加快了测试速度,又得以保障测试的覆盖率。

图2 Passive View架构实现原理图

41/41234>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