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中年危机,30岁不到的年轻人更危险吧!

发表于:2023-8-09 09:34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明月时时有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原创

  现在中国出现一种叫做“通缩”的现象,即整体“通缩”,局部“通胀”,这个社会整体看是“通缩”,而目前的学历贬值,一定程度可理解为一种“通胀”。
  从本科到硕士博士,从一般学校到211/985,个人获得文凭是上涨了,但它在市场上的价值却缩水了。
  拿通缩现象来说,一个是高学历的人找不到工作,一个是劳动力短缺。
  劳动力短缺又分两种:
  一种是初级劳动力,比如,服务行业的服务员和流水线工人;一种技术人才,不管制造业还是互联网行业懂技术和业务的人才,企业招不到。
  在整体社会局势复杂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启动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的系统2(慢思考),即,人们的一种慢速、有意识、分析型的思考模式来考虑当前的问题:
  当前局势果真是这样的吗?
  如果不能解决大环境变差带来的困局,那我们真正内在需求是什么?
  假如你是2023年的毕业生,你最可能的“破冰”方式是什么?
  如何破冰
  大厂裁员现状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厂裁员的现状。
  近些年来,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对于公司来说,自然也要做到优中选优,裁撤不赚钱的部门和业务。受此影响最严重的并非身处35岁中年危机阶段的人群,而是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因为这些年轻人没有经验,入职之后还需要人带,对于企业来说成本是不低的,因此在招聘新人时会慎之又慎。
  对个人来说,在这种情况下,经验变得和能力同样重要。
  拿软件测试来举例,经验不仅仅指遇到问题知道把技术运用到对应的场景,也指在工作中积累到的业务、市场知识,将这些知识和所掌握的技术整合,你就拥有了洞察力和判断力,眼界就会变得比别人更高。
  找工作方向
  其次,我们要明白,大学所学的专业不再是找工作的必选方向。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掌握数字技能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有优势因此“文转码”成为热议的现象。
  调研结果显示,14.9%选择转向数字类专业,18.1%不感兴趣,而67%的受访者表示感兴趣但缺乏基础无法胜任。
  可见,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毕业生“文转码”的意愿已非常强烈,但“缺乏基础”成为最大障碍。
  对于某些职业来说,特定的专业背景可能是雇主的要求之一,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很多人最终从事与其专业不完全相关的工作,二者并没有必然联系,原因如下:
  1、许多工作职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专业背景要求。
  而更侧重于相关的技能和经验。例如,一些技术职位可能更关注于个人的编程能力和技术知识,而不一定要求具备特定的学科背景。
  2、许多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方面都是通用的。
  虽然专业课程可能涵盖特定领域的知识,但培养的技能,例如分析、沟通、领导能力等,在各行各业都是有价值的。
  3、个人的兴趣和追求也是选择工作的决定因素。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专业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或热情,那么他们可能会选择从事与其兴趣更相关的工作,即使与专业不完全一致。
  关键要看自己的价值在哪里,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前段时间讨论热烈的有关”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不是让大学毕业生全部跑去送外卖,而是说再教育、再就业问题,这个社会需要有人从事稀缺的熟练工人的工作。
  就像早年间,有北大、清华的毕业生选择卖猪肉、当保安,别人为他们抱不平时,当事人自己却说:“我不是怀才不遇,只是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时,选择安于现状”。
  职业岂有贵贱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只要内心能接受,他人的眼光与己无关。
  降维思维
  第三,我们需要学会用“降维思维”来思考。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降维”成了一种逃避“内卷”的方式:
  1、学历的降维
  过去几年,继续深造一直是很多本科生延缓就业和转专业的一条缓冲通道,但随着考研人数逐年增加,“学历贬值”的现实也客观存在。根据第一财经调查,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缓慢增长,达474万人,同比增长3.72%,与2022年21%的增幅相比,是断崖式下滑。
  有多家校招的HR透露:公司原本只需要普通一本或二本学生的岗位,却收到“双一流”大学毕业生的简历,但公司岗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并不是学历越高越好,觉得没有必要。考研的附加价值降低。很多人开始意识到,盲目通过提升学历去换取体面关注的想法已经不适合当下的复杂环境。
  2、工作地点的降维
  离开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将新一线或新二线城市作为第一份工作的起点。毕业生优先考虑前4个要素:”工作机会”、”房价及生活成本”、“教育、医疗等条件”、”落户政策”及”对外地人的友好程度”,新一线城市优势明显。
  从当代大学生青睐的城市排行来看,北上广深不再独领风骚,吸引力在逐渐减弱,反观新一线城市则占据“半壁江山”,逐渐成为大学生理想求职地。近年来,新一线城市迅速发展、环境舒适、气候宜人、生活节奏适中、新兴行业逐步兴起,岗位需求也逐渐增多,也为大学生就业迎来了新的选择,大学生也很乐意做“小镇青年”。
  工作形式
  第四,我们也要接受新的工作形式。
  比如很多年轻人追求的数字游民,网络用语中指无需办公室等固定工作场所,而是利用网络数字手段完成工作的人。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自由职业者,不局限于在办公室工作,每天在线上办公一段时间,其他时间用来享受生活。
  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2雇佣关系趋势报告》,76.4%的00后愿意成为数字游民。
  行业趋势
  第五,需要把握未来的行业走向。
  来看2023年”高人气专业”top25及就业情况:
  以及毕业生薪资水平:
  结合大厂裁员的现状,我们看到了曙光:互联网企业还是很缺人的,只不过缺的是有技术有能力的人,能够为企业创建价值的人。
  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技能是”王道”。
  技能的提升和扩展
  想在复杂环境中具有一席之地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增加就业的竞争力,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自学在线课程或实习来获得更多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还可以考虑获得相关证书或资格以增强简历。
  本人的经历
  我于2014年转行做软件测试,由于个人测试技能的短缺,在同事的推荐下参与了为期3个月的测试培训,找到的第一份测试工作便是拿着开发工程师时的薪资的测试负责人。
  因为有专业老师的指导,没有踏入新行业的纠结和恐慌,也因为喜欢新的行业,至今一切都比较顺利和成功。
  2018年由于身体原因参与了瑜伽培训,如今正在参与普通话培训。
  “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增加在这个社会中的竞争力,不失为一种应对这个瞬息变化的复杂社会的良策。
  个人的观点:培训是花钱买专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专业人士的指引能使你快速进步,当然,一定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正规机构的专业老师都不会太差。
  即“躺平”、“摆烂”是不存在的,不放弃自我进步或自我人力资本积累过程,随时做好准备,待经济好转,有了好机会,你确实在各方面比别人做了更多准备,才能抓住机会。
  正如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反脆弱》,提出的“反脆弱”这一概念,即事物不仅要能够应对压力和挑战,而且要有能力从中受益。
  以上是个人经历和见解,供大家参考,不喜勿喷。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版权声明:本文出自51Testing会员投稿,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及相关内容提供者拥有内容的全部版权,未经明确的书面许可,任何人或单位不得对本网站内容复制、转载或进行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