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合适的bug处理流程——测试工程化实践之路(11)

发表于:2023-4-12 09:43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肖利琼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原创

  3.3  优化bug处理流程
  3.3.1  定制合适的bug处理流程
  测试人员需要对工作中发现的软件bug进行规范管理,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评估及修复bug。在软件开发过程中,bug处理流程就像一根将bug的相关专业方向人员串联起来的纽带,如图3-11所示。不同专业方向人员围绕出现的bug,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bug。
图3-11  bug处理流程
  图3-11展示的是一个bug从被发现到被解决的整个过程,也就是需要经历“提交”“解决”和“关闭”3种状态。修复bug存在诸多困难,往往很难一次性彻底解决一个bug,这使得bug可能被测试人员重打开。有时,bug并非来自软件内部,而是涉及第三方软件组件、硬件组件和机械组件等,这类bug属于产品的其他专业方向需要解决的bug。此时,bug解决流程的走向需要改变,也就是将这类bug转给其他专业方向的工程师解决,如图3-11所示,经SE分析后,转给OE解决。在定制跨专业的bug处理流程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各个专业方向,以便bug处理流程能够及时、准确流转。
  3.3.2  简化bug提交的审核流程
  Sherry所在的公司采用的故障管理工具是开源的Bugzilla,尽管此工具集成了一套成熟的故障管理流程,但根据团队内部的需求,她们对工具的一些功能进行了二次开发。一开始,Sherry带领的团队只有10个人,且新入职的测试工程师较多。为了提升提交bug的有效性,Sherry要求所有新人提交的bug都要先提交给她,由她审核确认后再转发给开发工程师,如图3-12所示。这样做的好处是流转到开发工程师的bug基本都是需要解决的,因为作为测试负责人的Sherry已提前过滤掉了新人提交的无效、重复、描述不明确的bug。
图3-12  测试负责人审核提交的bug
  由测试负责人对提交的bug进行审核的方式确实可以明显提高提交bug的质量,但Sherry平均每天需要付出1~2小时的审核时间。后来,Sherry带领的团队扩大到上百人,每天向故障库中提交的bug成百上千。显然,提交bug的人工审核机制已经成为项目的瓶颈,以致一些bug不能及时得到开发人员的关注及解决,从而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进度。于是,Sherry带领团队成员优化流程,提出了一套测试工程师在bug方面的自管理机制,包括填写bug提交前的检查单和设立bug排行榜,同时改进了Bugzilla内置流程,让bug提交后能马上流向关键的开发端。
  (1)测试工程师填写bug提交前的检查单
  测试工程师在提交发现的bug之前,需要填写表3-5所示的检查单。
表3-5  bug提交前的检查单
  填写bug提交前的检查单看似简单,但需要测试工程师具备主动沟通、信息搜索和描述规范等能力。当全面浏览测试人员每天都在面对的故障库时,我们会发现,即使公司有明确的流程规范、模板指南等,但总会有执行不到位的案例出现。例如,bug的严重程度填写不当,根据故障提交规范中bug级别的定义,一些bug本属于“严重”级别,却被填为“一般”级别;bug的发生概率填为“必发”(必然发生),但按照出现bug的步骤的描述进行操作,却不能重现bug,在与bug提交者确认后,发现它是一个偶发(偶然发生)bug。于是,针对表3-5所示的bug提交前的检查单中的第3点,即测试人员对bug的描述不符合公司的故障提交规范等问题,Sherry带领的团队设立了“bug排行榜”。
  (2)设立bug排行榜
  在引入上述bug提交前的检查单后,针对故障库,Sherry带领的团队新增了一个bug排行榜,如图3-13所示。bug排行榜可以直观展示bug情况,还可以促使团队成员相互监督。针对不同的项目,bug排行榜会列出与bug相关的不同维度的数据,包括每名测试工程师提交的bug总数、无效bug数、重复bug数、已解决bug数、被重打开的bug数和关闭bug数。另外,量化的bug数据有利于对测试人员进行考核。
图3-13  bug排行榜
  在bug排行榜的推动下,测试工程师填写bug提交前的检查单,然后提交有效bug,开发工程师对提交的有效bug进行处理,形成“双赢”局面,如图3-14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在bug提交的过程中,Sherry省去了以往人工审核提交的bug的时间投入,每位测试工程师通过“自管理”bug的方式,快速、有效地提交bug,不仅锻炼了自身的测试能力,还可以避免开发工程师处理无效、重复的bug。
图3-14  优化后的bug提交流程
版权声明:51Testing软件测试网获得作者授权连载本书部分章节。
任何个人或单位未获得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对本文内容复制、转载或进行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