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需求管理?华为的需求管理实践分享

发表于:2022-11-30 10:04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PingCode    来源:博客园

  一、需求管理包括哪四个步骤
  需求管理的四个流程步骤:1、需求收集;2、需求分析与分类;3、需求分发;4、需求实现及验证。
  需求管理流程的目的是保证内、外部需求有序、及时地通过规范的渠道传递到产品开发,通过高级别的市场经理、产品经理和技术经理对需求的理解、客户的分析、市场潜力和竞争以及产品组合策略分析的综合判断,确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保证需求得到正确理解和及时响应,达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发符合产品战略、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及提前布局核心技术或进行新市场的进一步调研。
  需求管理包括四个关键步骤:需求收集、需求分析与分类、需求分发、需求实现及验证。
  其中前三个步骤是连续的,需求实现及验证通过产品开发及更改和技术开发实现。
  二、需求收集有哪些方法与手段
  需求收集是全员的活动,不仅包括研发人员、客户经理和市场人员,还包括技术支持人员以及公司高管,如华为公司需求收集的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信息需求收集的渠道
  ·客户交流;
  · 技术交流;
  · 高层拜访;
  · 市场调研;
  · 参观展览;
  · 技术支持;
  · 招投标;
  · 媒体信息;
  2、内部信息交流渠道
  · 出差报告
  · 周月报(研发人员、产品经理、市场经理、客户经理等)
  · 测试及内部验收报告
  · 沟通例会
  · 高层指示
  通常以上收集方式,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会定义详细的模板和表单,建立了需求收集的IT工具(常见的比如PingCode),要注意的是:
  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在最初进行信息收集时,不要进行全员的信息收集,以免无效信息太多影响决策,通常是规定高级别的研发人员、市场经理和客户经理以及公司高管进行信息收集,同时为了强化信息的有效性,会对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客户群的需求主动规划,主动要求,以提高决策的效率。
  三、如何进行需求分析
  当各种需求收集完后,一般公司的市场管理人员首先会对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和筛选,进行简单分析,判断的要素如下:
  · 需求是否属实?
  · 需求是否与公司主营业务及发展战略相符?
  · 需求信息是否具备较大价值?
  · 提出需求的是否是企业重要客户?
  · 对产品改进的意义有多大?
  · 如果是新市场,新市场容量有多大?市场潜力怎么样?市场竞争程度如何?
  经过初步筛选后的需求信息会进入一个信息池,公司高级专家一般每月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进行需求的分发。
  对于重要的需求信息,一般公司每年或半年会定义公司的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价值客户群,对于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立即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分析和研讨,一般符合以下条件的需求信息可以定义为重要的需求信息:
  · 公司价值客户的需求信息﹔
  · 公司主管业务行业领导提出的需求信息﹔
  · 公司定义的战略产品和核心技术相关的需求信息。
  四、如何进行需求分发及验证和实现
  按照需求信息的不同性质和流程切换阶段的不同,可以对需求信息进行分类以实现需求验证,不同的需求类型可以走不同的流程,一般的需求信息可以分为以下七种:
  A类:新产品开发需求;
  B类:产品设计规格更改需求;
  C类:详细设计路径更改需求;
  D类:生产订单需求;
  E类:CBB和平台开发需求;
  F类:技术开发需求;
  G类:市场调研。
  1、A类需求
  A类需求定义为产品包需求发生变化、须制定或更新产品路标规划的需求。适用于新的V版本和R版本,主要用于新的R版本产品包需求发生变化并不一定是技术设计发生变化也有可能是配置或接口以及部分功能性能发生变化,需要以一个新的产品形态出现,从而能以最好的市场和财务成功满足客户群的要求或不影响主流产品,同时又与对手形成竞争优势。
  2、B类需求
  B类需求定义为产品包需求未发生变化、设计规格发生变化的需求。主要用于开发老的R版本,在老R版本上做修改。
  3、C类需求
  C类需求定义为产品包需求和设计规格未发生变化、详细设计路径发生变化的需求。主要用于在老的R版本上做不影响规格的修改,一般指模块内的软件修改或元器件替代,不影响上层的更改。
  4、D类需求
  D类需求定义为成熟产品的生产订单需求。
  5、E类需求
  E类需求定义为CBB(公共基础模块和平台)开发项目需求。
  6、F类需求
  F类技术发展需求定义为技术开发项目需求。
  7、G类需求
  G类需求指需要重新进行市场调研或认证的需求或新概念。需求分发以后进入到各自的流程,进行需求的实现和验证,需求管理部门应加强需求实现和验证的监控以实现需求的闭环管理
  五、辅助软件需求管理的一些工具软件
  需求收集与管理工具
  1、需求收集与管理软件:PingCode
  PingCode 是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管理平台,在产品管理方面提供了包含用户反馈通道、需求管理、优先级排序、产品路线图、多产品管理等解决方案,帮助团队在战略上进行协作、做出明智的决策并构建产品。
  PingCode是一个软件研发全流程管理工具,其产品矩阵中有一个重要的模块——产品管理,核心是解决需求价值流中反馈和规划环节的管理。PingCode 产品组合则实现了对研发全流程的管理。这款工具曾在2021年被权威媒体36氪评为研发项目管理top1。
  为25人以下团队提供了基础免费版本,支持saas、私有部署等购买方式。
  2、通用项目管理工具:Worktile
  Worktile 虽然是一个项目管理工具,但却有非常多的中小型团队用其满足了需求管理的需求,比如需求收集、需求关联缺陷、跟踪进度等等。因为它是一个工具集合,除了需求管理之外,中小型团队的绝大部分需求都能在这一工具得到满足。这既能为创业型的公司节省一大笔钱,又能满足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核心能力:
  · 有标准的需求模板,可显示详细的需求流转过程。
  · 明确的优先级分类、标签分类、状态情况等,让整个需求规划更有序。
  · 对应的责任人分布,事情对应到个人。
  · 详细的需求步骤流程,一眼看清需求所在进度。
  · 方便的排期工具,有利于团队成员把握进度。
  · 详细的可跟踪动态列表,对于后续的复盘起到很大作用。
  · 各类文件的共享,文档、导图、文件等。
  3、需求管理工具-Modern Requirements
  Modern Requirements (前 eDev Tech)是国外的一款需求管理产品,因其产品 Modern Requirements4 DevOps 而知名,该产品提供了协作式需求管理解决方案,作为 Microsoft Azure Azure DevOps,TFS 或 VSTS 的内置扩展。 该软件通过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可追溯性,精巧的流程自动化,在线文档编写,可视化支持,从而缩短了实现价值的时间。可能它由于访问速度、售后服务等并不是非常适合国内用户,但在国外它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核心功能:
  · 提交需求、工作项目和用例
  · 在线审查和电子签名
  · 显示和管理端到端的可追溯性
  · 创建产品路线图和版本计划
  · 将需求与图表、模拟图和用例联系起来
  · 生成定制的报告和审计
  4、复杂产品需求管理工具-Jama Software
  Jama Software 是一家面向复杂产品和关键任务软件系统的公司的产品开发平台,能够帮助团队缩短周期,提高质量,减少返工并最大程度地减少证明合规性的工作。该平台的强大功能加上易于采用的界面将人员、流程和工具集中在一个地方,以提供对端到端产品、系统和软件开发流程的可见性和可操作的洞察力。
  核心能力:
  ·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准确地捕捉和沟通需求、目标、进展,以及建立之间的依赖关系
  · 人员、数据和流程的端到端实时跟踪
  · 实时影响分析,显示与上游和下游需求有关的变化的影响
  · 与ALM、PLM、QA、MBSE整合
  · 定义、组织和执行基于需求的测试计划和测试案例
  · 重用经过验证的需求,以便在不同产品间快速复制功能
  用户需求调研工具
  产品经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了解用户需求。实际工作中,产品经理与用户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如何低成本地快速收集大量用户的真实意见和产品使用反馈,这是困扰很多产品经理的问题。
  金数据:【免费,在线使用,提供个人版】金数据是一款与麦客功能类似但比它年轻的表单工具,支持预约、调研、预约、登记、获客、抽奖、投票、考试、订单等场景。
  麦客CRM:【免费,在线使用,需企业注册】麦客CRM是比较实用的用户信息调研工具,支持自定义,不管是用户反馈、内测申请、需求调研等都可以按照想法来设计。麦客提供的表单样式非常丰富,用户也可以直接用光标拖拽想要加入的项目来生成表单。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进行软件需求管理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51Testing小编(021-64471599-8017),我们将立即处理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