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定前行的勇者——敏捷史话(03)

发表于:2022-11-25 09:29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禅道项目管理软件团队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原创

  很多人之所以平凡,并不在于能力的缺失,而是因为缺乏迈出一步的勇气。只有少部分的人可以带着勇气和坚持,走向不凡。Ken Schwaber(肯·施瓦伯)就是这样的人,他带着他的勇气和坚持在敏捷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但这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
  3.1初识计算机
  1945年,在美国的伊利诺瓦州惠顿市,Ken Schwaber出生。同年,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问世。身处于计算机萌芽的时代,小小年纪的Ken对这一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常常会产生很多的问题和想法,也会拿着这些问题去请教身边的老师和同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Ken接触到越来越多计算机软件相关的知识,对计算机软件的兴趣也愈来愈浓厚。
  大学,他就读于美国商船学院。在几年的校园生活中,他不仅完成了自己本专业的课程学习,还在闲暇之余学习了软件相关的知识。毕业后,顺理成章地,Ken成为了一名商船经理。过了一段时间,Ken 觉得这种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他热爱的是代码和开发。就这样,Ken Schwaber长达四十年的开发生涯拉开了序幕……
  3.2丰富的开发经验
  在这四十多年中,Ken用了十年的时间去体验各种有趣的工作。他编写过操作系统,做过嵌入式,甚至还曾为IBM大型机开发系统软件。他深知,软件开发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为了提升自己的开发技术,Ken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王安公司实验室进行学习和工作。这些年的工作和学习经历,帮助他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他在软件开发上的天赋也逐渐展现出来……
  20世纪70年代,瀑布方法在软件开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时成为软件开发的主流。不出意外,Ken也在工作中接触到了瀑布开发。在深入地了解瀑布后,Ken发现,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他甚至觉得瀑布正在耗尽软件开发的生命。直到80年代,随着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瀑布的不足促使CASE工具(一种对某个具体的软件生命周期的任务实现自动化的工具)和结构化方法在市场开始流行,一些更新的理念和方法开始萌芽。
  即便当时的市场认可CASE工具和瀑布,但Ken Schwaber认为这些方法和工具不适合自己。他反其道而行,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觉得冒险的决定:自己创业。Ken创办了一个主要从事软件开发方法培训服务的公司,并将其命名为“ADM”。
  一方面,Ken先后在多家互联网企业工作过,在这一过程中,他看到了很多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鉴,Ken在自己经营的公司中,刻意避开了这些“坑”。另一方面,作为创始人,Ken的思想和价值观也对ADM公司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将商船学院的校训纳入自己的团队中,在他的带领下,他们团队也秉持着“严谨、秩序”的精神不断地钻研软件工具,推出了一款软件方法自动化工具——MATE。这一工具主要用来生成各种软件流程所需的模板、计划等。MATE工具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不少用户的强烈支持。
  时间证实了他的想法。没过几年,CASE工具因过度脱离实际开发者需求的设计而衰落,逐步走向死亡。而当时的Ken,凭借在软件开发和市场喜好方面特有的敏锐度,开始思考是否有产品可以弥补瀑布的不足,这些经验和思考为后续Scrum的问世埋下了种子。
  3.3Scrum问世
  20世纪80年代早期,Ken Schwaber认识了Jeff Sutherland,起初两人只是泛泛之交,并没有过多的交集。到了1987年,由于业务需要,Ken和Jeff有了一次深入的合作。在两人合作期间,一次闲聊中,Jeff问他:“你们团队在开发MATE工具的时候用了什么方法框架?”“当然什么都没用,要不然公司早完蛋了。”Ken笑着回答。虽然这只是一个玩笑,但他内心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深知,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制约整个行业前进的脚步。他开始尝试与全球各地的开发者交谈,并着手研究新的方法框架。
  1993年,48岁的Ken Schwaber从杜邦公司一位化工过程控制专家那里取经,这次交流对他的研究有了新的帮助。他意识到项目可以分为两种:确定性项目,一切都已经确定,可以自动化生产流程;实验性项目,充满不确定性,哪怕一点微小的变化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只能用各种仪表不断监控,随时做出调整。
  后来,Ken又有机会和Jeff在IBM的一个项目中合作,他们两人关于软件开发的观点和看法不谋而合。在这次合作后,两人相互融合了彼此的看法,做了更详尽的研究,最终规范出 Scrum框架。
  1995年,50岁的Ken同Jeff一起参加了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举行的OOPSLA大会,并在该大会上第一次向世人完整地介绍了Scrum这一框架。未曾想,Scrum在公开后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这极大地鼓舞了Ken。
  如何更好地推行Scrum?这是Ken未来几年要努力的方向,他对Scrum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希望Scrum可以帮助更多的团队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
  而此时,有一个人也在关注着这个问题,那就是Mike Beedle。Mike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软件开发实践者,对企业级Scrum也有所研究。 虽然Ken和Mike认识纯属偶然,但这并没有妨碍两人交 流改进软件开发的看法。2001年,他们两人同其他15位敏捷专家一起在犹他州草拟了《敏捷宣言》。同年10月,一起出版了《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with Scrum》。
  3.4Scrum联盟
  光环和认可只是暂时的,Ken清楚地知道从他选择软件开发那一刻起,自己探索和前行的脚步便不会停止,这样的决心犹如一座灯塔,一直指引着他前行。为了更好地推行Scrum,2002年,他与Mike Cohn(迈克·科恩)和Esther Derby(埃丝特·德比)创建了Scrum联盟,旨在为Scrum方法论以及通过CSM(Certified Scrum Master)计划的正式认证提供管理机构,他也凭借自己的能力担任了联盟的第一任主席,这时的Ken已经57岁了。
  57岁,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可能已经开始思考退休的事宜,但对Ken Schwaber来说却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联盟担任主席这段时间,Ken依旧致力于Scrum研究,随后几年发布了Scrum Master认证体系及其衍生产品。这一干就是7年,他的目标很明确:强化Scrum以及提升职业水平。可没人料到,2009年秋,Ken就评估、认证和开发人员计划方面与董事会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董事会的相关成员要求他辞职。没多久,新任董事会主席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直接宣布Ken被辞退了。当时的他,无比伤心和失望。
  3.5致力发展Scrum
  一个人只要认定他的人生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终会实现他人生的价值。64岁的Ken离开Scrum联盟之后,重新振作起来,建立了Scrum.org网站。这个网站旨在为世界各地的软件开发爱好者提供Scrum资源、培训、评估,并为“Scrum Masters”“Scrum开发者”“Scrum产品负责人”和使用Scrum的机构发放证书。?
(Scrum.org)
  Scrum.org是Ken的另一个期望,之前的经历也更坚定了他的信心和信念。他开通了个人博客,他自己说他的博客可能很前卫,会充满未经证实的观点,有时甚至没有根据,但可能会对一部分人很有启发。此外,Ken还和Jeff一起发布了Scrum Guide。随后几年,他们持续更新Scrum Guide,建立了全球认可的Scrum知识体系。
  Jeff对他来说是知心的好友,也是敏捷这条路上的战友,他们在一起讨论如何让Scrum更好的同时,还会一起写书。2012年,《三十天的软件开发》出版了。这本书融入了Ken和 Jeff对Scrum研究的心得,主要讲解了Scrum敏捷软件开发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在30天内开发出全新的软件。
  年龄并不会成为一个人前进的阻碍,Ken并没有因为自己到了古稀之年就放弃他的事业。他的工作也不只是停留在研究和维护Scrum指南层面,而是开始专注于Scrum的宣传和培训。一方面,他在全球各地演讲宣传Scrum,另一方面,他也在不断地完善、细化Scrum.org,至今,Scrum.org已帮助并培训了47000多名认证Scrum Master。
  当很多人觉得Scrum只适用于小团队小项目时,Ken又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创建了规模化的Scrum框架——Nexus。他希望Scrum可以帮助到更多团队。
  2020年11月18日,75岁的Ken和Jeff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发布了最新版的Scrum Guide,同时庆祝Scrum诞生25周年,全球超7千人一起见证了这个时刻。截至今日,Scrum Guide已经有20多种语言版本,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正如Ken所说,Scrum并不会因为国界和文化障碍而难以推行。
  3.6家人的支持
  一个人不能只有工作,当然还离不开生活。Ken的家庭成员们非常支持他的事业,赞叹他为敏捷所做的贡献,也为他感到自豪。Ken也经常将Scrum的一些研究成果跟他的两位女儿Carey和Valerie分享。Carey也曾帮他编辑了书籍Agile Project Management with Scrum。
  作为一位父亲,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希望他的孩子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面对挫折不放弃的勇气和坚持;作为Scrum之父,他知道Scrum能给人们带去什么,所以他一直致力于完善Scrum,并帮助世界各地的机构实践Scrum,他也希望通过创立Scrum.org可以改善整个软件行业的现状。正如Scrum的价值观所提倡的那样,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专注、勇气、开放、承诺和尊重,这些并不会因为他年龄的增长而消逝。我们相信,就算前行的路上布满荆棘,他也会勇往直前。因为,他一直在路上!
版权声明:51Testing软件测试网获得作者授权连载本书部分章节。
任何个人或单位未获得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对本文内容复制、转载或进行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