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安全-质量

发表于:2008-3-07 17:20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很多人都提及讨厌飞机起飞时或者降落时的感觉,我们也都知道飞机失事的严重性,即便如此,还是会有很多人选择它作为交通工具,甚至使用此种交通工具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于是我会想是什么让人们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速度?是服务?是稀缺?还是它们的结合,或者还是更多更多因素的交叉?
  当然,我知道一定会有很多因素共同决定了答案,然而,我只是在想一些主要的、通用的东西。于是,我首先想到了飞机在速度上的无法比拟,至少在现在,它是所有工具中最快的,它为人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可是我们都知道,如果速度为我们带来的是危险,我相信很少很少会有人愿意去冒险作出这样的选择。众所周知,乘坐飞机前的安检的严格性。我们也能看到,无论乘客是何时何地或者是否有过乘坐经历,在任一一趟航班启程之前,他们都会被教授安全求生课程。并且航空公司用它们鲜有失事的运行记录让人们感受到了安全的保障,这是一种信誉,它用数字表征。而我相信这个信誉的背后有着比我们所能看到的十倍百倍的付出。
  此外,我们也都知道有客户的地方就一定有服务,航空公司也不例外,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所有交通工具中飞行提供的服务无疑是最棒的。
  当有这么多优势同时存在时,飞行的成本自然也因此而同比例的上升。于是,资源的稀缺,让我们不能随心所欲的享受,我们必须为此付出我们可以承受的代价,或者说我们在计算一系列条件后,最终决定使用何种工具来完成我们在空间、时间上的转换。
  如果交通工具的选择是这样,那用户购物方式的选择是不是也是类似的呢?
  网上购物是电子时代的产物,相对于传统行业而言它显得格外的年轻,但是并不因为它的初出茅庐就显得势单力薄。显然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购买从速度上讲优于外出购物,并且一个好的购物网站能够让用户购买他所需要的所有物品而不需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完成所有物品的采集。
  但是这些来自网上购物的便利以及服务归根到底都需要有一个质量保证的前提。购买环节中的任一一处瑕疵都会影响到购物流程的顺畅,都会降低用户的信任,从而最终影响到用户购物方式的选择。
  这让我想到了2008年测试组kickoff会议中郭芙老大提出的“全质量”概念。诚然,作为测试人员,我们比任何人都有义务、都有责任承担起质量保证的重任,我们要为所有问题买单。
  如果借鉴航空飞行的成功经验,那么我们是不是该试着从以下一些方面去展开我们的思路。
  可以这么来看,安检工作类似我们对软件的测试工作,在这里我们要排查出所有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即便是存在一些无法避及的问题,我们也要准备好相应缓解措施。类似航空公司虽然严禁乘客随身携带刀具、酒类等物品,但是它为乘客提供了托运服务以解决乘客们的这类需求。那么对应我们的测试工作,在遇到一些类似当前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我们也要尽可能的找出转换的解决方案,并在问题的评注中说明该方案的实施。
  我们还可以看到不止是安检人员,整个航空公司乃至乘客都有或强或弱的安全意识,我相信正是有着这样的广度,才能让飞行的安全工作更好的开展。那么对应于我们的软件质量保证,从某种角度而言也绝不只是某几个部门、某一些人的需要关注的问题,曾经有个开发的同事说过:质量不是测出来的,质量是做出来的。我觉得这句话很好的一点是它没有把质量看作一个被动的结果,并将质量推向了一个更广的一层意义。我们可以再想的远一些,质量也绝不是技术部门才要负责才要关注的的问题,任何部门、任何人,包括用户都可以或者说有责任为质量作出贡献,因为当问题发生时,实际上是所有人,包括用户在为问题买单。因为即使用户接受了物质上的补偿,他仍然受到了时间、精力等其它方面的损失,而整个公司的利益损失自是不必说。如果把我们测试人员看成质量的先行兵,那么我们有责任将质量的旗帜插遍每一个角落,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质量保证的队伍,从而更深更广的做好质量的保证工作。
  既然我们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听取客户的意见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看到航空公司提供了客户意见调查表,那么我们的软件也一样应该提供这样的入口,让用户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方便的将他们的心声传达给我们。事实上,我们也确实做了类似的工作,比如用户体验测试、比如线上技术支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存在一个风险,技术人员对需求的理解是间接的。让技术人员直接冲锋上阵,有其优势有其弊端,需求的把握相对于技术的掌握已经开始成为技术人员的瓶颈,如果我们不能让技术人员冲上第一线,那么是不是可以加强技术人员与一线人员的沟通,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提升的空间。
  我们还看到常常由于天气等原因导致飞行时间推延,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面对这样的客观条件限制,客户仍然会有怨言,但是航空公司的做法仍然是以客户的安全为先。当然我们软件的质量不一定会对用户造成人身伤害,但是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那就是即便用户有小部分怨言,我们也绝不能因小而失大。我们要有自己的标准来判断产品是否可以按期发布,并且这些标准必须是相对客观的。如我所知,除了必要的解释工作,改签、提供休息场所尽可能的抚慰乘客情绪是一些航空公司的常见做法。对于软件发布我们也必须尽早的配备发布延期的工作方案,而不是为了不延期以牺牲质量或者牺牲功能为代价,也不是在发现需要延期时才仓促的给出方案,这样的做法所带来的风险无疑是巨大的。
  就像航空公司无法做出100%不会发生事故的承诺一样,任何人也不能承诺一种产品100%无问题。软件产品也不例外。面对有可能产生的问题,航空公司的做法是在任一航班起飞前培训乘客求生方法。相应的,软件也应该有这样的机制——让用户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将问题产生的影响尽可能的降低,客户热线是一个解决的方法,但是我们的软件应该也具备一些这样的辅助功能,帮助文档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易用性、容错性必须是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内容。尽管我们知道没有100%的无风险,但我们要保证出现的问题其严重等级能够让我们承担起相应的代价。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真正的做到客户第一,真正的去做好产品,真正的做到“全质量”,我们才可以让用户真正的享受到服务,才可以让用户认同为服务的支付,才可以获得用户的信任,才可以加速,才可以在飞上蓝天后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