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管理的重中之重,想必是用例管理了吧!

发表于:2021-1-29 09:56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斜杠方子    来源:CSDN

  用例管理测试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用例也是产品测试设计的重要产出。用例管理的好坏也直接决定着测试执行的效果。我们的用例管理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获得了诸多的经验和教训。
  测试用例包括如下元素:测试用例编号、测试内容、测试条件、测试过程、预期结果、实际测试结果、备注、测试时间记录、测试人员、项目负责人、监督人员、测试日期等。
  典型的测试用例模板如下所示:
  用例管理1.0阶段
  典型特征如下介绍:
  ·用例数量少:有几百个用例,相对来说数量比较少;
  ·用例无特定编号:无唯一的对应编号,只有一个数字编号,不利于维护;
  ·用例粒度不统一:功能用例粒度偏细且全,没有针对性,且用例之间彼此有交叉,不利用问题快速定位;
  ·用例分类不合理:涵盖功能性、性能、可靠性、可用性、稳定性等,有两个问题,一是用例分类不全,二是用例针对性不强,偏系统性较多;
  ·用例执行步骤多:一般的用例执行步骤在10个左右,甚至多的有10几步,相对比较多;
  ·用例整合不到位:用例整合的不够好,其实很多用例都可以连在一起测试,或者说按照一定顺序测试更好,可以节省更多时间;
  ·用例数据留存不明确:测试用例没有明确说明哪些要截图、截什么图,也没有明确说留存什么数据,这样执行的过程中没有参照,容易遗漏;
  ·测试报告编写不方便:测试报告是在测试用例执行完之后编写的,由于用例测试执行不是特别方便,所以测试报告的编写就会有偏差,偶尔出现返工的情况;
  ·无专属自动化测试用例:这个阶段是没有专门的自动化测试用例的,所有用例跟着产品测试走。
  我们的用例管理2.0阶段:
  需求-checklist-用例对应不明确:在我们的用例管理中,checklist是一个测试点的列表,是用例管理的核心,与需求、测试用例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如下示例:
  用例管理2.0阶段
  典型特征如下介绍:
  ·用例数量增多:近万个用例,用例数量增加较大,增加了很多管理成本;
  ·用例有唯一的编号:所有用例都有唯一的编号,维护比较方便;
  ·用例粒度相对统一:比如功能测试侧重纯功能且针对性比较强,不再与其他功能交叉,便于问题定位;
  ·用例分类比之前丰富:涵盖功能性、性能、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稳定性、线上场景模拟等,较之前更加完善;
  ·用例执行的步骤:按照设计的原则,简单用例尽量控制在8步以内;系统性的复杂用例,也尽量控制在12步以内;
  ·用例整合:把测试配置类似、测试前后有关联性的用例进行梳理,给出建议的测试顺序,并整理测试配置,多个用例可以共用;
  ·用例数据:对测试执行过程进行了统一的数据留存要求,个别特殊用例额外标识出需要截图和留存的数据;
  ·测试报告:测试报告以checklist为范本,进行了修正整理;优化了报告的可读性;
  ·专属的自动化测试用例:本版本暂未大肆编写,只是讨论了专属用例的实现思路和方式,另外将自动化的测试用例、产品测试的测试用例、测试checklist三者前后对应起来,更加直观性和一致性。
  简要示例如下:
  checklist模板说明
  checklist测试点模板
  测试报告概览:
  测试报告详细结果:
  用例管理3.0阶段
  测试用例通过2.0阶段的发展,管理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成本和代价依然比较大,需要很多人工投入,且维护起来不是特别方便。3.0阶段我们准备借助测试模型来自动编写,这样管理的成本大大降低,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术突破,目前我们也正在做相关的调研,希望可以尽快落地。
  总结
  用例管理是需要很多经验积累的。通过用例管理1.0阶段,我们充分认识到我们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找到了改进的方向;通过用例管理2.0阶段,我们把1.0阶段暴露的问题基本上都优化和解决了,同时结合工作实践做出了一些改进,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水平,但是仍有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难以突破,比如庞大用例数量的管理、需求变更带来的用例维护、用例扩充的及时性、用例的自动化实现、专属的自动化用例等等。通过多方面的技术调研,我们找到了一些曙光和方向,部分公司也已经在落地实行,对于我们来说,挑战和压力都比较大,那就是通过测试模型的建立来自动化的生成测试用例。这种方式可以解决很多我们用例管理2.0阶段的问题,但是技术要求的难度可想而知,目前的人力和时间未必允许投入过多的资源去做。这也是目前自动化测试的一大技术方向,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研究下。

      本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51Testing小编(021-64471599-8017),我们将立即处理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