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质量全面管控(1)

发表于:2017-5-19 10:51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葛长芝 鲁盈盈 欧仕强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原创

  第1章
  项目管理
  要了解项目管理,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项目,以及项目具有哪些特性,只有做到未雨绸缪,才能按部就班地针对这些特性进行有效的管理。
  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者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项目具有三大特性:独特性、临时性和不确定性。
  · 独特性:产品独特,预先不可见,很难重复,不能完全照搬。
  · 临时性: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项目组是临时组成的,流动性强。
  · 不确定性:肯定存在风险和意外,需要进行风险控制。
  提示:笔者提到的项目特性不是PMP书里面所讲的内容,都是项目经验的累积。因为读者阅读本书的目的不是参加PMP考试,所以笔者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读者。当然,经验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公司不同、项目不同、背景不同,可能和读者的认知产生分歧,所以经验只是参考。
  项目既然具有独特性、临时性和不确定性,那么相当多的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因此必须引入项目管理,否则项目管理工作就会一团乱麻、无从着手。
  项目管理就是将管理的知识、工具和技术用于项目活动上,解决项目的问题,从而实现项目的需求。项目管理中重要的是一定要在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这些相互间有冲突的因素中寻求平衡,实现有不同需求和期望的干系人的目标。这里的项目干系人是指积极参与项目、其利益会受到项目执行或完成情况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如图1-1所示非常清晰地展示了项目管理的本质。
  
图1-1  项目管理的本质
  通过阅读本章,读者可以了解以下内容:
  · 项目与项目管理;
  · 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
  · 项目管理的整个流程;
  · 项目各个阶段的流程及输入输出条件;
  · 决定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 常用的项目管理工具;
  · 使用ProjeQtOr来管理项目。
  1.1  项目管理概述
  因为本章的核心是讲解项目管理,所以要把项目管理延展开进行详细说明,由起源、发展和完善,再扩展到国内项目管理的应用情况,分别进行阐述。
  传统的项目与项目管理起源于建筑业和建筑工程管理,并且有着悠久的实践历史,例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当代项目与项目管理开始于大型国防工业,例如美国的北斗星导弹项目。国际项目管理学术组织的出现标志着项目管理走向了科学,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成立于1965年,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成立于1969年,这两大组织的成立标志着项目管理正式成为一门学科、一个专业、一种职业。
  通过表1-1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项目管理的发展史。在2000年之前,项目管理的发展速度比较均匀,各种概念或者模型都经历长时间的验证才形成一套理论。在2000年之后,项目管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其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经济原因,因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制定了自己的管理方法;第二个原因是软件公司的大量出现,这个对精细度要求非常高的行业产生了很多的管理标准;第三个原因毋庸讳言,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四流的企业卖苦力,所以各个大企业开始推销自己的管理标准。
  表1-1  项目管理的发展史
  国内的企业十分热衷于讲述自己的管理制度,并参加国际上的各种管理认证。于是在短短的十年间,我们被各种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管理规范和管理证书所包围。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西装革履的培训讲师、激扬奋进的演讲视频冲击着我们的大脑神经,在机场、商场、会展和火车站,即使一闪而过,标志性的装扮和宏亮的声音也会瞬间让我们知道这是管理大师、营销专家。如果驻足一段时间,仔细倾听,我们能够记住的差不多只有一些插科打诨的段子,至于讲解的管理知识是很难再次想起的。这其中最关键的有两点:一是理论太多,条条框框,根本无法实践到工作中;二是这些管理成功学往往例举的都是小概率的成功事件,根本没有样本性。这些管理学培训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忽略了最关键的因素,项目管理最关键的是项目组成员的团结协作能力。
  现在的项目与项目管理是已经扩展的广义概念,项目管理更加面向市场和竞争,注重人的因素、注重顾客、注重柔性管理。项目管理发展的趋势是全球化、多元化和专业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将遍布于各个行业,如建筑业、零售业、IT行业和军工行业。
  笔者通过系统的归纳,认为项目就是项目管理者有效地分配资源,对项目中的任务进度进行跟踪管理以完成客户的需求。稍微扩展一下,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模型、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即从项目的立项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项目管理中的几个重要元素是:项目、任务、资源、计划和控制。这几个元素之间相互关联,也相互影响。项目需要拆分成任务,任务需要分配资源,资源需要进行计划和控制。
  我国的项目管理领域有大量来自于国外的管理模型、管理理论、管理证书、方法论和项目管理工具,让人眼花缭乱,如CMM/CMMI、ISO、IPD、PMP、IPMP、PRINCE2、CPMP、IMCP和SCRUM,其中对于企业有两种认证是特别常见的,即六西格玛和ISO标准,它们适用于很多行业。表1-2对六西格玛和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了简单对比。ISO最常见的有三个认证,即ISO20000-IT服务管理体系认证、ISO2700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表1-2  六西格玛和ISO9000系列标准对比
  提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007年11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在170个国家共颁发了ISO9001:2000版认证证书897 866张,其中在中国颁发了162 259张证书,占颁发总量的18%,居世界第一位。现在稍微有点规模的企业,都已经通过了或者正在准备通过ISO9000标准认证,但它只是对企业实施最佳标准管理的认证。对消费者而言,用ISO9000标准来评判产品的质量是没有说服力的。不过,在企业看来,拿到这个认证,能够给消费者传达一个很积极的信号。而六西格玛是没有证书的,由实施项目的财务回报作为评判成功还是失败的标准。
  提示:计算机企业热衷于CMM/CMMI认证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第一个是趋势,在2000年摩托罗拉公司通过CMM5认证后,国内的软件公司陆续通过CMM/CMMI认证,因为当时我国很多软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承接国外公司的软件外包,而国外公司选择软件开发商的主要依据就是是否通过了CMM/CMMI认证;第二个是政府的补贴,软件公司大多数都是在高新区注册的,通过各种资质认证,政府会提供相关补贴。
本文选自《质量全面管控—从项目管理到容灾测试》第一章,本站经电子工业出版社和作者的授权。
版权声明:51Testing软件测试网获电子工业出版社和作者授权连载本书部分章节。
任何个人或单位未获得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对本文内容复制、转载或进行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1/212>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