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线下渠道缺失是诺基亚回归第一波阻力

发表于:2017-1-16 10:49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樵夫    来源:华夏时报

  没有线下渠道咋竞争?
  重归江湖的诺基亚义无反顾地投向了安卓的怀抱。与之相映照的,是它对智能机时代来临的嗅觉迟缓,以及衰落前对WP系统的坚定支持。
  虽说选择无对错,但每一个具体时间点上的选择都有成本。
  诺基亚手机在2008年的全球市场份额曾一度达到39%。但达到顶峰后,诺基亚随即进入下滑轨迹。2013年,诺基亚曾经称霸江湖的手机业务被以7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微软公司。微软公司获得了智能机方面截至2016年10月,功能机方面截至2023年10月的诺基亚手机品牌使用权。
  但微软未能重振诺基亚手机,诺基亚手机业务再次易主。
  2016年5月,富智康宣布其联手HMD以3.5亿美元的价格,从微软手中拿到了诺基亚功能手机的设计、制造、销售以及相关配件等业务。此外,在拿到诺基亚全球独家专利的同时,诺基亚还允许HMD在10年内生产诺基亚品牌的手机和平板电脑。
  对于未来预期,HMD首席执行官Arto Nummela表示:“对这款产品非常有信心。HMD希望3到5年重回全球领先品牌的地位。”但由HMD操盘的诺基亚手机也将在产品和渠道方面面临激烈的竞争。
  在性价比方面,国产手机厂商做到了更便宜。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同样采用骁龙430处理器的红米4标准版的售价仅为699元,而采用骁龙625处理器的高配版售价也仅为899元。
  而在渠道方面,诺基亚手机的线下渠道还有所欠缺。1月11日,HMD宣布与京东商城签5年的战略合作。这意味着未来5年,京东都会成为诺基亚手机的唯一发售渠道。
  IHS中国研究总监王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诺基亚手机现在几乎没有线下渠道,线上渠道则要简单一些。他认为,打广告、拓展线下渠道,这些都是比较烧钱的地方。诺基亚需要推出全球性产品并一炮打红,继而有钱推广做线下渠道拓展,形成正向良性循环。
  但IDC中国研究经理金迪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电商平台在手机市场中的占比是有限的。此外,Nokia6没有独特的卖点,90后、00后这些年轻用户群体对诺基亚的品牌认知也对其的回归之路有一定影响。
  旧一代手机大佬的新出路
  事实上,与诺基亚同一时代的黑莓(BlackBerry)和MOTO都在寻找自己的新路。他们都曾错失智能机时代,又期望能够赶上眼下这个更新的时代。
  1月4日,TCL通讯在CES前夕展示了最新款的黑莓智能手机。这款智能手机就是黑莓与TCL通讯签署协议后,推出的首款产品。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黑莓此前宣布与TCL通讯达成长期的授权许可协议。BlackBerry将授权TCL通讯使用其安全软件、服务套件以及相关品牌资产,而TCL通讯将负责设计、制造和销售BlackBerry品牌移动设备并提供客服支持。
  而MOTO手机则在2015年1月被联想以29亿美元收购。而模块化道路则成为了MOTO手机的主要方向。
  “我们不是一堆老人在怀旧,而是在谱写新的篇章。”Arto Nummela在1月11日如此说。情怀是这些曾经的手机巨人手中的一张好牌。
  但对这些曾经的手机巨人来说,不利的消息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迟缓。市调机构IDC公布的报告显示,去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4.5亿部,同比涨幅仅为0.6%。
  此外,国产手机厂商则成为了巨人回归路上的重要阻力。
  TrendForce此前发布的全球2016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显示,中国手机厂商华为、OPPO、vivo,韩国的三星和LG,以及苹果这6家手机企业占据了全球61.3%的市场份额。而在中国市场,IDC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OPPO超越华为以20.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而前五名中除了苹果以8.2%的份额排名第五外,其余均是国产手机厂商。
  王阳对本报记者表示,外国手机企业最有价值的还是品牌,但是失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运营成本偏高。现在拿到中国来生产运营,成本会相对低一些。
  而金迪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现在更年轻的消费群体在主导手机市场的走向,这个群体对诺基亚、黑莓这些手机品牌的认知会影响着它们的表现。从目前来看,这些比较老的品牌在营销方面没有好的突破。没有形成独特的卖点。“不同的市场发展节点下,游戏规则已经不一样了。”她说。
22/2<12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