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练习,才能让自己从菜鸟变为高手?

发表于:2015-10-16 10:38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51ipm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采编

  面对每一门知识,大家都希望最快速成为专家或高手,所以也就会四处求秘籍,其实大家的问题本质,也不过就是想问“如何不怎么努力就能成为高手”。我整合了之前写过的文字,对这个话题再聊一次。长文慎入,据说80%早已经丧失了阅读长文的能力。
  很多人觉得普通人和高手之间的差距在于天赋,天赋确实也是其中重要元素之一。但我不希望这个因素直接可以成为你“不用再努力了,反正也拼不过人家”的借口。
  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或高手,再怎么都得经过练习的过程,当然由于天赋和接受的指导不同可能练习量会有差异,你可以由于天分好、学的快、悟性高而用较短的时间内变成高手,但是不存在说一个人生下来从不经过一点训练就在某一领域是专家。
  什么是练习?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习”字。“习”是简化汉字,原本写作“習”,寓意是小鸟在每天太阳出来的时候就开始扑腾着翅膀学习飞翔,要经过一次一次掉下来再一次一次飞起来的磨练。小鸟本来就应该为天空而生,血液里流淌着翱翔的基因,但依旧少不了练习的过程。
  所以第一点请认清,不论天赋好坏,想要成为专家与高手,都得经过练习,只是量不同。
  那么说到练习量,那现在比较流行的有个10000小时理论,其意义在于,一方面确立了后天练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能量化你的努力。
  有人质疑这个理论也有人悲观的认为练习再多也拼不过天赋,这个先不去讨论,但请问在接受已有的天赋与教育环境的前提下,你除了努力练习还有其他的路吗?
  天生的容貌不满意可以用发达的技术整容,家里穷也可能因为一张彩票有所改变,但天赋这种东西想要用什么捷径一下子逆袭,这几乎不靠谱。又不能重新回到娘胎里再来一次,难道只能干等着过了80年投胎再来一回?那要是再来一回还不如上辈子呢?所以除了接受当下的现实,用可能改变现实的路子去努力,没有其他的什么捷径。
  所以第二点请认清,我们承认很多人再努力也拼不过一些人的天赋,但是这个时候除了努力能让你向他们靠近一点外,你还有什么路可选?
  所以,忘掉那些不能改变的因素,接受成为高手必须练习而且是坚持练习这个现实。差距缩小一点算一点,你的每一点努力,可能都在改变着原本老天给你安排的宿命。
  我不也经常以我自己为例么?由于大学时参加大赛的原因偶然接触PPT和PS,自己又不是设计专业的学生,一点底子都没有,而且我学的慢,刚学过的东西忘得也很快,刚开始时还经常被同伴开玩笑。但是我规定自己每天必须练习1~2个作品,网上下载的各种PPT每天看10个以上。练习的作品用时间作为命名放到一个文件夹中,保证对这个软件的界面、命令、基本操作的熟练掌握。当然,时间充裕的话练习的难度可以大一些,时间紧迫的话可以稍微简单一些,依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
  这样的过程我一天不落地坚持了半年,然后还当上了培训班的老师,在网上分享自己的作品后被称为达人,然后还出书、和@秋叶 一起合作了目前最受欢迎的在线课程……
  所以别以为每天一点点没什么了不起,长久下来能量可是惊人的,因为持续不断的刺激与熟悉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每天的一点点进步就像对参天大树的一次砍击,刚开始的几刀可能了无痕迹,看似微不足道,然而,累积起来,巨树终会倒下。而大多数人是开始的时候有一腔热血,拿起斧头猛砍,但三天后感觉没啥效果就放弃了。所以,“勤奋”的定义,我觉得最大的成分是坚持。正如俗话所说: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我直到今天依旧保留这个习惯,外出讲课或出差,晚上没有什么应酬我应该也会在宾馆打开电脑做上两页,如果白天折腾的太累实在不愿意动手,就看上几个高手的作品,琢磨琢磨其中有哪些亮点可以学习与借鉴。
  一来这些工具已经成为我的日常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另外,我说了,我这个人不聪明,三天不练我就退步,为了保证我的熟练度,我只能如此。
  我本来以为也只有我这种笨人才需要这种练习的,大神都是信手拈来,平时潇洒自由,多令人羡慕。
  后来遇到其他领域的一些专家,发现其实高手炼成之路大多是想通的。高手都有一段苦心折磨自己单点技艺的过程,而普通人和高手之间的距离,大多也就是自己能否严格要求自己的程度吧~
  其实明确练习的重要性并不难,相反大家其实基本都知道练习很重要。只是一开始,动手成果不高,进步速度也慢,所以成就感的获取有限,坚持的动力也就有限。
  但是你知道,每一门知识的背后,都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话语习惯,在没有接触这门知识之前,关于其方式和习惯你是空白的,而从费劲到熟练的多次练习,就是在适应这种思维方式、积累这种话语习惯的过程,从无到有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不适应,但等你对于这种思维方式和话语习惯越来越轻车熟路,你就开始掌握了这门知识。
  正如鲁迅先生文章中有句话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三个区域。
  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已经掌握的技能、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
  二者中间则是“拉伸区”,在这一区域的针对性练习才能让你不断进步,一个人经过严格的训练,把聚焦点、能力、志趣,强制性地集中在一点上,然后以极大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其中,这样养成的素质,跟别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要勇于跨出自己擅长的“舒适区”,开始不断尝试自己难受的“拉伸区”,甚至只在“拉伸区”练习。
  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放在拉伸区,永远都对明天充满着不确定性,然后才知道自己有可能不努力就干不好,这才是最大的乐趣吧。
  然后也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
  如何训练自己的拉伸区?
  或者大家的问题应该改成:
  如何能够不花钱不求人不缓慢地自我训练拉伸区?
  我多年前在自学PPT、PS以及新媒体的时候,并没有老师教,所以都是在网上寻找好的案例,破拆其手法然后自己实践,多次反复尝试直至完全掌握。我常说我PPT的第一个师父是淘宝,因为我经常通过拆解淘宝页面来制作PPT。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看到不错的页面截图下来,然后经过拆解研究后用PPT完整实现出来,如果在拆解过程中有灵感也可以试着在原版本上修改。比如这个我经常举的例子:
  淘宝页面图:
 
  我经过拆解后用PPT做的幻灯片:
 
  经过这样大量的训练,让我渐渐理解了什么叫“对齐”“对比”“一致”等原则、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加个色块或线条、黑白灰为什么可以百搭……
21/212>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