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回归测试时发现更多的缺陷

发表于:2010-9-03 13:22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zdlzx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博客

  最近有同事提出困惑:回归测试的时候只能发现很少的缺陷,而产品上线后用户却能报出一些应该在内部测试可以发现的问题,甚至自己在下一个新的发布中也能发现一些本轮应该就存在的问题。如何在回归测试时发现更多的缺陷呢?虽然我没有这方面的困扰,但也想借此机会也反思一下自己回归测试的方式,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1、设定目标

  有的时候一个数字化的目标是你前进的一个驱动力。根据每次进入回归测试前版本的质量,我给自己设定一个回归测试阶段每天报告的缺陷数。例如:至少6个。大约70%的时间我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这个目标。但最近的这个版本的回归测试,有2~3天下午3~4点了我才报了2~3个缺陷。我感觉有点困难,也许今天不那么容易在完成预订测试范围的同时能在缺陷数量上也达标。这时我会稍作停顿,看看今天别的同事报的缺陷,想想这次改动过的地方可能影响的流程、数据和不同入口,或者回归测试前缺陷特别多改动特别多的地方。。。来一次15分钟左右的头脑风暴,并且赶快记录下来,接下来安排时间在这些地方再测试一下。幸运的是我通常都能在这些地方及时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缺陷。当然,为了凑缺陷数而报缺陷是万万不可取的。因为有价值的缺陷已经不少了,所以我一般都不用去测一些特别偏的地方就能达到自己每日发现缺陷的目标。偶尔我也不能完成目标,但我已经在一天范围内比较早的时候要求自己更快更准地发现问题了,实在不能完成,我也接受,因为我已经尽力了。但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知道自己还需要不断调整思路,多去及时发现问题。

  2、了解自己

  看到这个小标题,可能很多人会疑惑:测试和了解自己有什么关系?有!而且关系很大。你知道自己在工作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么?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但有时有点粗心的,还是细心但思路不那么广的。。。?请一定在一个优点的后面加上一个但是,然后跟上一个相对薄弱的方面(如果你不愿意称之为缺点的话)。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工作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太好了。了解自己,也就更容易了解自己的测试模式和偏向,以及反方向应该加强的地方。请想想你在回归测试之前哪里测得比较多哪里又测得比较少?你是怎么测的?(数据多样性、操作顺序或者步骤、不同的入口、不同的环境、大数据量、老数据、特殊数据、特殊流程、容易忽略的边边角角的功能。。。)一些基本的测试技能,加上对被测系统的理解,再加上对你自己的了解,相信你已经知道回归测试中应该如何发现更多新的问题了。了解自己,有的放矢,能帮助你更快找到缺陷的突破口。

  3、多跑跑

  前面两种方法都很有针对性,都需要一定的分析和测试基础。最后的这一招则对经验少的,不了解自己的,不了解系统的测试人员同样适用。多跑跑就是多到系统里点一点、看一看。没有什么目的,没有太多头绪,但仔细地、较慢地、边想边看边测边问,有些缺陷真的会自己撞到枪口上来。但当然有一个前提你必须要大体知道什么样的系统行为是对的,而且有一定的变化。不用很多,只要稍微有一些变化就好。数据的、步骤的、入口的、环境的。。。任何一点点你觉得有意义的变化就好。或者即使你已经很有经验了,其实这个方法也适用。因为经验有的时候会成为一种诅咒,使得你对一些问题视而不见。这个论点可是经过我们每个新进项目组的人员(不仅仅是测试人员)的验证的哦!我们发现每次来的新人都能发现系统中一些长久以来潜伏的缺陷。笨办法不一定是坏办法,多跑跑,天道酬勤。

版权声明:本文出自zdlzx的51Testing软件测试博客:http://www.51testing.com/?56882

原创作品,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原始出处、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精彩评论

  • windshl
    2010-9-06 08:57:59

    同意楼上的观点,用户能发现而回归测试未能发现,也许该从两方面找原因:1.回归测试的执行力度是否不够?2.测试用例是否覆盖不够,还有一些Case没被覆盖到?

  • Hexagon
    2010-9-05 20:46:03

    自己也经常跑回归测试,也说说自己的看法,有不合适的地方还请包含。如果用户总能发现很多的问题,是不是要对这些bug进行归类总结,新引入的并且在集成测试没有发现 or 遗留 的。如果是新引入的,理论上来说回归测试应该能发现,为什么没发现呢 ? 回归测试的用例不够健壮?覆盖率不够这些都是应该考虑,或者是用户编写用例的角度,方法有所特别。可以慢慢完善回归测试用例。如果是遗留的老问题,我想这个不属于回归测试的职责。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