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高效的Bug测试报告的9点建议

发表于:2010-7-23 13:23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译者:chenqiuge1984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采编

  一个测试人员在报告中报告他所发现的每件事是非常重要的。软件测试人员在团队中充当着催化剂的角色。一方面软件测试人员组成了这个团队,另一方面也可以破坏这个应用。通过了解业务和应用的过程,清晰地理解应用中大大小小的问题是很重要的。所以一个强大的Bug报告应该做为软件开发周期中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所有阶段的bug状态都已更新。你报告一个Bug的唯一目标就是跟踪此Bug保证它被修复。

  1.清晰地描述Bug:描述Bug时要用简短的陈述句并能准确指出问题所在。描述中可能需要提供一些步骤来重现这个 Bug,同时这个简短Bug描述必须能够准确地表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例如,假如针对一个来自服务器的错误,Bug描述要对当完成什么操作时,这个服务器错误就会发生做详尽的说明。

  2.不要放过你判断:虽然你满怀信心地确信你发现的Bug的真实性,但你没写到Bug报告中,这好像代表你正放过这个发现的Bug。很可能会发生一起论战,这将反映出你作为测试人员的优越感。你主要的目标应该是让你的Bug报告令人信服,以支持你发现的Bug,唯一的目的是让Bug 最终关毕。在Bug报告中试着使用外交的表达方式,而不要使用官方的表述来赞成这个Bug,这样你的报告反而会令人不愉快。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建议的方式。愉快的方式总能被采用。

  3.重现的步骤:如何利用对条件设置的解释以重现并获得Bug的精确点,这必须要在Bug报告中讲述清楚。例如,对于一个绘图软件,测试人员在找Bug之前,需要和开发人员就他已经做了什么进行交流。细节必须详细说明,像按什么顺序,点击了哪个按钮。对于按照提示输入命令而运行的程序,在测试Bug之前,应该详细地说明输入命令的详细信息。

  4.使用简洁的语言:人们不喜欢读包含复杂的专业术语和绕口的大段的段落。一个好的Bug报告要包含短的但是表达清晰的语子。它应该只包含与Bug有关的论述。不必要把Bug报告做的过于复杂和写太多事实而篇幅过于长。避免解说过多对重现Bug没有任何帮助的细节。大家都普遍知道的事,就不必写在Bug报告中了。

  5.引用相关的例子:大部分情况下,要重现一个特殊的Bug,必须输入一些特殊的数据。但是不要做模糊的表述,像提供一个联系表中无效的人名并保存,应该说在名字域中输入像035bbb@$%这样无效的输入并点击保存。为了使Bug能快速得到处理,测试人员必须努力提供所有相关的、关键的信息来帮助开发人员。

  6.提供参考信息:以防一个特殊的Bug与说明文档或其他的关于工程的文档相冲突,Bug报告必须得供充分的关于这种特殊情况的参考信息或与文档中相冲突条款的数目。

  7.为Bug分配优先级和严重等级——没有为Bug设置严重级别和优先级别的Bug报告是不完整的。

  Bug严重级别:指的是这个Bug破坏系统的危险程度。Bug严重级别说明了这个Bug的破坏程度。严重级别是与Bug紧密联系、永恒不变的一个特性。

  Bug的严重级别分为四类,下面进行分别描述:

  • 严重级别——严重:这是最危险的级别。发现了严重级别的Bug后测试就不允许继续进行了,除特殊点外。弹出一些错误信息或系统瘫痪导致全部或部分的应用被迫关毕这些都属于严重级别的Bug。可以通过判断某个工作区的不合理性来判断系统的危险级别。如一些菜单项缺失或者未对需要特设的安全许可才能访问的功能设置权限,这类bug都属于致命性的Bug。
  • 严重级别——高:高的严重级别指的是导致产品不能按照预期的要求那样运行或者导致一些功能不能正常运行而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错误。这种类别的Bug可以通过某种工作区来解决。这种类型的Bug可能就是错误,像数据库中因为计算或不正确的文件格式导致记录更新失败。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 严重级别——中等:这种类型的缺陷对应用程序的性能没有影响。但是由于没有实现协议上的一些标准或客户的要求,这些缺陷也是不可接受的。因为简单的工作区可以达到性能方面要求的目标,所以中等缺陷相对容易解决。像一些可见的链接未连接到相应的文本网页上,这类缺陷就属于中等缺陷。
  • 严重级别——低:低优先级和很小的缺陷属于这类缺陷,这种缺陷不会影响到产品的功能。严重级别为低的这种缺陷一般不会发生在应用的常用模块中,对业务有极小的影响。这种缺陷一般是用户界面、装点方面的美观问题。
21/212>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