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四大利器对软件测试的改革

发表于:2010-3-24 14:57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阿风编译(51CTO)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采编

  你是否因为讨厌虚拟化或者根本不喜欢它,以至于你的公司不愿今年或者以后朝着虚拟化这个方向发展?或者是因为它的价格很容易就会超过标准的物理服务器花费,所以你有意忽略了那些关于虚拟化的宣传?

  但是,在开发软件原型时,你是否考虑过它呢?开发软件原型流程包括安装和测试应用程序、补丁、服务包以及新版或beta版软件,并使不同服务之间能够兼容。从开发软件原型流程看,虚拟化具有经济和实际的意义,它可以使你在部署之前对你的服务进行测试。

  为什么要完全占用价值不菲的硬件资源去测试系统呢?您完全可以将测试转移到你的虚拟机上进行,一旦你的虚拟化硬件运行起来,你不需花费任何成本,而且几乎不需配置就可以运行。通过创建模板、克隆、快速供应(rapid provisioning)和快照等功能,虚拟化的效率得以不断提升。

  创建模板

  创建模板,即为一个虚拟机创建操作系统模板,并将其作为所谓的“黄金”镜像。它是一个基础的系统,包括补丁、服务包、支持文件和其他所需的组件,你可以在其中将建立自己的服务。一个模板提供了一个共同的、一致的起点。使用操作系统模板,您可以在不到10分钟内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并使它运行起来。

  克隆

  虚拟机克隆的明确含义是指克隆或复制现有的虚拟机。为什么是使用克隆虚拟机而不是用模板来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呢?其实这就如同你使用工作系统是一个道理,由于安装补丁而使得某些功能不能使用,你肯定不想花时间从备份中恢复,或是经过长时间的停机处理使其重新提供这些服务。

  克隆为正在运行的机器提供了进行升级和测试的一种途径,对生产效率只会产生短暂的影响。下面是它的工作流程:

  ◆ 为现有的虚拟机做一个备份

  ◆ 断开网络,开始克隆

  ◆ 执行用户需要的工作

  ◆ 断开正在运行的系统的网络连接

  ◆ 连接到已升级的克隆镜像,并作为主要的生产系统

  供应

  在一个大环境中,为物理系统进行供应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你必须和多个部门打交道,保证巨大数量的资源,需要通过一些需要审批的步骤,开各种各样的会议,等待硬件,信任某人将所有东西进行配置并能正常工作。这可能需要几个星期时间才能完成,即从“嘿,我们需要一个新的Web服务器”到“嘿,我们新的 Web服务器已经运行起来了”这一过程。

  虚拟化可以避免这一充满痛苦的过程。当然,你仍然需要开展少量会议,并保证一些资源的供应。但是,从系统管理员听到“开始”这个词到从模板中启动一个新的虚拟机,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供应若采用虚拟化还能使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当测试和开发系统时,你只需要批准几台虚拟机,管理员就可以随意创建使用。

  快照

  快照是一个虚拟机拷贝操作,它通过“冻结”该虚拟机在特定时间点的状态来完成复制操作。例如,如果您的系统遇到了一个安全威胁,你必须补救它。这时,你可以采取将原来的系统脱机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恢复其原有的任务,从中你可能需要多次发送重新启动的指令,并且你可能面临修复或重新启动失败的危险。而快照可以使您保存系统当前的所有状态,如果原来的修复方法出现问题,您只需返回快照保存的状态就可以了。快照等同于Windows NT系统中“最后一次正确”配置这个术语,或者在被感染的系统中最近一次的配置情况。一旦恢复到原来的系统,通过快照的比对可以确定原来的系统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原因而发生了什么改变。

  当然,这并不是快照的唯一用途。一些系统管理员已经将定期对系统做快照作为一种预防安全威胁的惯例,以此代替传统的备份和恢复技术(参考阅读:VMware与Xen虚拟机灾难备份策略优劣比较)。

  即使你现在觉得在您企业的基础工作设施上进行虚拟化没什么太大的价值,你也很容易发现对于测试、构架和开发环境而言虚拟化都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灵活的方案。毕竟,虚拟化能让一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并且没有企业的繁文缛节和行政障碍的束缚。

原文:Put Virtual Machine Management to the Test (and Development)

作者:Kenneth Hess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