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E-GPRS网络性能测试与优化分析

发表于:2007-7-16 14:11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郭宝 田卫军    来源:IT专家网

 表3 E-GPRS与GPRS的WAP网站登陆对比测试结果

          

 

  3.3 FTP下载对比测试

  FTP下载过程中,充分表现出E-GPRS的优势,下载速率是GPRS的3~4倍。该测试结果受到几方面因素的影响:NOKIA设备只支持GPRS CS1、2编码方式,手机设置为3个下行信道,下载速率只能达到4kbit/s左右;而E-GPRS使用MCS-9编码方式,手机支持4个下行信道,下载速率可以达到近15kbit/s。在E-GPRS与GPRS同时测试的记录中,E-GPRS与GPRS的下载速率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基本保持为各自单独测试时的下载速率。该测试结果较客观地模拟了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客观反映了用户的真实使用感受,参考表4。

  表4 E-GPRS与GPRS的FTP下载对比测试结果

                    

 

  3.4 MMS对比测试

  MMS对比测试,E-GPRS与GPRS在测试仪表均设置为自发自收,彩信大小为30KB、100KB两种。E-GPRS测试终端的上/下行时隙配置为:2/4(最大为5),GPRS测试终端的上/下行时隙配置为:1/3。对于100KB的彩信文件,使用GPRS方式发送,已经超过设置超时时间:100s,所以对其不作比较。参考表5及图1。

                                            

                                          

  图1 E-GPRS与GPRS的MMS端到端对比测试趋势图

  表5 E-GPRS与GPRS的MMS端到端对比测试结果

  

  从MMS的对比测试结果来看,E-GPRS终端发送30KB大小的彩信,比GPRS终端要快很多,从发送的速率可以大致估算出:E-GPRS的速率大约是GPRS的3倍。由于E-GPRS与GPRS都设置为自发自收测试模式,push消息较长,而且大致相同。E-GPRS与GPRS终端接收彩信的时间大约为发送时间的一半。

  3.5 小结

  以上测试结果表明:E-GPRS在信令接入过程中与GPRS表现相当,并没有受到两步接入流程在TBF建立时延方面的影响;在流量较小的WAP类业务中,在WAP网站登陆时延方面比GPRS表现出显著的改善;在流量较大的FTP下载类业务中,E-GPRS表现出充分的优势,其下载速率是GPRS的3~4倍。上述对比测试结果发生在完成室内覆盖的微蜂窝小区中,无线环境的C/I值较高,可以充分发挥出E-GPRS的性能。

4、E-GPRS网络优化分析

  4.1 无线环境C/I对E-GPRS性能的影响

  E-GPRS网络使用GSM频点,其9种编码方式对无线环境的要求各有不同,越高的MCS编码方式要求越强的C/I,同样,越低的MCS编码方式抵抗干扰的能力越强。参考图2,MCS-9编码方式达到60kbit/s的传输速率需要无线环境的C/I值为将近30dB。高C/I的无线环境在已完成室内覆盖系统的建筑物内较容易实现,这也是完成室内覆盖系统地建筑物内可以有效吸收无线数据业务量的原因之一。

  

  图2 未使用IR重传技术在不同MCS方式下单时隙能够达到的速率和与之对应的C/I

  4.2 E-GPRS网络的瓶颈问题

  如何充分发挥E-GPRS的性能,使用户在使用无线数据业务时有明显改善,需要大量的工作来保障。比如前期E-GPRS网络的合理规划工作、持续优化工作、排除故障工作等等。E-GPRS网络优化工作中检查网络瓶颈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逐步检查是否存在小区GPRS信道资源拥塞、Abis链路中的EDAP池资源不足、PCU的容量配置不合理、Gb链路带宽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只要网络中存在一处瓶颈,在用户使用无线数据业务的过程中,传输速率就不能接近理论设计水平。这样,可能会造成网络资源的闲置,也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

  5、结论

  E-GPRS使用与GSM、GPRS同样的无线频谱资源,在同样的资源下,E-GPRS可以支持相当于3~4倍的GPRS传输速率,可有效缓解热点地区严重的GPRS拥塞问题。但是E-GPRS网络发挥出高性能需要良好的无线环境、充足的信道资源、以及Abis、PCU处理能力、Gb链路带宽等多方面因素的支持。本文中列出了E-GPRS与GPRS在现网的对比测试结果,对如何保证E-GPRS的高性能作出了相应的优化分析。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