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别人写的“心得,总结”

发表于:2009-7-28 12:26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hjjlearning    来源:51Testing博客

  首先声明一点,心得与总结不包括教程,教育类型,而是一些个人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技巧总结等;

  一直以来,自己都认为,学习别人的“学习心得,总结或工作心得,总结”是最快的提升方法,因为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所以能规避掉学习道路上的陷阱,障碍,困难等,它能让自己以最顺利,最安全的方法去走这条路。自己从毕业也一直这样过来的,其实从心理层讲,就是想少走弯路,多成功。

  直到最近,在工作上遇到的几方面,让我思索以前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先说几个最近工作中遇到的例子:

  编写测试用例在测试行业中是一项很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就像写代码在开发行业中一样重要,所以在上半年带实习生的时候对测试用例的培训也是煞费苦心,一直认为只要培训讲好了,后期写用例的时候就会少走弯路,能够少犯以前自己写用例时候的一些错误,但是结果却是恰恰相反,该犯的错误还是照样,为什么会这样,难到前期的培训没有效果,难到自己以前总结的写用例方法无效?但是他们并没有偷懒,在网上,书上也看了很多的用例编写方法,总结等。

  再说另外“编写BUG”的例子,在前期的时候也对实习生进行培训,给他们看自己的总结,让他们到网上看其他人写的总结,讲解编写BUG应该注意到的一些地方,编写BUG应该用词准确,一目了然等,也给他们看了许多编写的BUG实例,就是希望在编写BUG时能比较高效,少犯一些错误?实际情况确还是那样,编写的BUG漏洞百出。

  通过上面2件事,自己不禁比较郁闷,难到自己的方法有问题,网上的总结,书上的心得也有问题?还是他们自身在学的过程中不努力?

  其实都不是,问题出在我们“看待学习心得,总结”的思路不对,在学习其他人的总结时,都是假定自己看了都能学会,能理解。其实这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才在期望上也是错误的。心得,总结都是别人长时间才能产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出的,自己花了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看以下“就能掌握,就能让自己以后少走弯路”。可能吗?想通这些后,那如何去看别人写的心得,总结?

  首先应该调整心态,在看别人的心得总结时,不盲目,不崇拜,要带着目的性,怀疑心,审查性(谁让自己是搞测试的,呵呵)去看,要做到让自己控制住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让大脑控制住自己。而且在看之前,一定要寻找自己目前正在工作的,正在学习方面的总结,不要看自己还没有接触的知识总结,体现在看之前要有针对性。

  其次,在看别人写的东西时,不要抱太大的期望,看看现在市面上的那些些成功方面的书籍,杂看起来都非常好,但真正对自己有用的呢?也不见说谁看了XX书就成功了,因为别人写的都是站在自身的位置,而你是站在旁观者位置,站在旁观者位置不一定看得就清楚,也许是雾里看花,在看之前要有准备“看了之后没有效果很正常,看了之后有帮助那就是捡到宝了”。

  最后,要多经历,多实践,多总结,没有困难要创造困难,没有障碍要创造一些障碍,在困难中总结,在成功中总结属于自己的心得,然后在看别人的心得时和自己总结的心得进行对比,就比如“软件测试经验与教训”那本书,不清楚多少人能真正看明白,反正自己现在还有很多不能真正体会,以前做测试员能看懂前面几章,现在在做管理能看懂管理的那部分,因为自身经历了,总结了再去对比看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里面的精髓,自己没做过的虽然能看明白,但体会不到精髓。因此在看心得这方面,我们要“一方面要多花心思甄别,另一方面要多花时间真正了解自己”。

  注:真正能让自己受益的总结,就是在看完之后立刻有与作者进行交谈的愿望。

本文出自hjjlearning的51Testing软件测试博客:http://www.51testing.com/?18049

版权声明: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原创作品,转载请保留链接,标明本文原始出处、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精彩评论

  • sofiyazhou
    2009-8-03 17:37:02

     注:真正能让自己受益的总结,就是在看完之后立刻有与作者进行交谈的愿望-----嘿嘿, 對這句話很有體會。現在就想跟你交流下如何對實習生進行case design 和bug report 的培訓 。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