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软件测试硕果——开始精益编码的征程

发表于:2009-7-24 14:01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胡军英    来源:51Testing投稿

  发现问题以后,不仅仅只是改正,事后修补,更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探索事物发展规律,采取补救措施,预防下次不再发生。——人类的文明进步就在于此

  软件测试,为许多梦想跨进IT行业的从业者打开了一扇门,上帝如此爽快地敞开了这扇门,一定有另一扇被隐闭着。的确,IT的红地毯上拥满了许多的软件测试人员,他们怀着千差万别的目的,但是无论怎样希望进升到下一台阶,面对挑战、勇往之前摘取王冠的都需要苦苦寻觅一段路程。

  针对软件行业来讲,随着国内市场科技的推动,外包行业的逐渐升温,IT的从业者越来越聚集,伴着各编程语言渐进的易学性,软件编码已不在是神秘的事情,越来越多的程序员加入到其中欲想分得一杯羹。市场的火爆使得国内IT公司如雨后春笋般频频显露,同时也引得这个群体良莠不齐,在软件做最终交付时引来抱怨之声如沸反盈天,最终迫在眉睫之时才认识到了软件质量,于是“噢,应该找一位人员先来测试一下”,测试诞生了。它是在企业受到竞争、受到压力、受到更强者制定的标准之下产生的,那么,测试应该担负起的是向客户输出具有质量保证的软件产品,使企业在自由化的市场之下增强抗压能力、提高竞争力,甚至是使企业反败为胜成为标准的制定者。然而,测试真的在公司充当了这个角色,起到了这个作用吗?没有,我们看到的是测试在软件工程中一直处于被冷落的状态(在国内),就是规模之中较大的软件公司对测试人员也还是没有针对性、全面性地培养。这也就是为什么测试界在不断地举着无质量就无生存竞争力的牌子为自己争夺话语权、争夺所谓象征性的地位。

  试想一个这样的场景,一位测试人员,一位开发人员,第一年合作,测试人员按着《功能规格需求说明书》的要求:这个栏位输入超出了“0-9”的要求,那个栏位填写不应超过300个字符,这里的提示信息有乱码,那个按钮执行后出错等等,如此这般的信息反馈。第二年合作,测试人员依然按着《功能规格需求说明书》的要求反馈基于同类型的信息。第三年,依旧如此,第四年,还会有第四年吗?不难想象的三种结果:一,测试者走人;二,开发者走人;三,两者都不走,继续合作者,如此不堪的软件被客户、被市场淘汰,公司关闭。

  ……………………

  查看全文请点击下载:http://www.51testing.com/html/82/n-141082.html

  让我们将精益编码作为前提条件,测试人员和编程人员应该通力合作,编程人员应该把测试看作是检验自己能力的尺度,以发现到的Bug作为提升自己技术能力的助推器,加强、加深代码环节产出的正确率。这样,测试人员才有机会探深谷底,从而提高发现问题的洞悉能力,不断地督促、推进代码的精确率,“矛”变得锐利了,“盾”就要想办法更坚固,如此反复,精益求精,互相作为自己技术提升、加强锻炼的过程,在不偏离业务轨迹之上,将软件质量发展成为整个开发工程之中的追求。最后,我引入一个概念:“质量的达成,必须植入到设计、制造到销售的整个流程中,植入到每一步生产工序中,植入到每一个生产工位和工人的工作中。”--这是著名的《精益生产》理论中“植入化质量”的观点,是整个精益理念的重中之重。这就是为什么说质量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如果在开发阶段就加强质量意识,提升代码的有效率,加强工作绩效,最后,再由测试这道屏障把关,软件质量何愁不会改进呢?再次呼吁,开始精益编码的征程。从上流工序实施软件质量,极力减少浪费,减少回归测试,加强参与者的质量意识,只要企业正确地贯彻精益编码,提高“编码直通率”,最终将会使企业在同行业间拉开质的距离。

  测试是把度量尺,绝不仅仅是发现Bug的反馈工具。认真地归纳,合并,分析测试结果,进一步地探究背后地原因,无论现在您处在什么样的测试环境下,都能提出一套独到见解的、真正适合自身公司发展的改进软件质量的方案。如果只搞测试,不注重测试结果分析,企业在软件质量管理方面会陷入一条恶性循环的歧途。至此,我想传递一个观念:既然造物主已有安排,一个人不可以集万能于一身,那么开发也好,测试也好,希望能够得其精髓、做到精通的莘莘学子们,一定要怀有一颗谦卑和尊重的心,有了它,我不敢说必定就会成功;但没有它,一定到达不了。

  ……………………

查看全文请点击下载:http://www.51testing.com/html/82/n-141082.html

版权声明: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及相关内容提供者拥有51testing.com内容的全部版权,未经明确的书面许可,任何人或单位不得对本网站内容复制、转载或进行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