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管理实践(连载二十八)

发表于:2009-3-05 15:26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于波、姜艳    来源:51Testing提供试读

分享:

 7.4.3  数据的有效性

  需要制定过程度量以监视不断演进的系统,其中包括设计过程中的改动、在不同的回顾或测试阶段发现的错误等。使用严格定义的度量元来指定对软件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以便使这些要求可测试。例如系统必须“可靠”,可用如下更具体的文字加以描述“平均错误时间必须大于15个CPU时间片”。

  最起码的要求,要能够证明用于描述一个属性的值真实地反映了该属性。例如,项目的估计起始/结束日期为2007/3/12—2007/4/30,而实际的起始/结束日期为2007/3/12—2007/5/8。项目确实是2007/5/8结束的,延迟了1天。如果没考虑五一放假7天,就以为项目延迟了8天。

 7.4.4  数据的一致性

  一致性难于确定。因为这意味着检查者要能够判定一致性,就必须充分了解以前记录的数据。不过要避免错误地分析,重要的时间差是否有异常或不可能的数据元素,并验证其正确性。如果定义或采集度量的方式不一致,则会导致分析无效。比如:按照日历月份报告的工作费用含有不同的工作天数。

  因此,如果数据不一致,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会发现收集的数据前后对不上。

  度量定义阶段追求完美,大量增加度量元,结果无法收集数据。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在度量定义的过程中,总觉得这也要收集,那也要收集。有的公司,收集的项目多达300余项。实在搞不懂这些数据真正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度量的理论性,更要关注度量的可收集性,“少而精”永远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宁缺毋滥。

  从日常应用的体会来看,最难统计的是Effort(工时)。因为时间进度比较清楚,哪个开发阶段从哪一天开始,哪一天结束,通过Project工具可以一目了然;代码量可以通过SLOC工具统计出来总共多少行,多少注释行等;缺陷数,应用缺陷管理工具,也不难完成缺陷的统计。但是工时就难了:

  一天工作8个小时,但是实际只做了4个小时。算一天,还是半天?

  一天工作8个小时,结果加班到了晚上10点多,算12小时?

  项目中有系统设计师、资深工程师、一般工程师,还有实习的学生,工时标准是否一律平等?

  半夜两点钟在家里和到美国出差的上司通过Skype开了一个会,又给老美来回几封E-mail,是否算2点上班?

  从以上实际例子可以看出,Effort的统计是不容易的。没有好的管理手段和统计机制,极容易得到虚假数据。当只有两三个项目时,可能还监管得过来,当同时有十几个以上的项目时,各种奇怪的问题和现象都会挑战度量的定义。

相关阅读:

软件质量管理实践(连载二十七)

软件质量管理实践(连载二十六)

软件质量管理实践(连载二十五)

软件质量管理实践(连载二十四)

版权声明:51Testing软件测试网获电子工业出版社授权连载《软件质量管理实践》部分章节,其他个人或单位未经许可,不得对本内容复制、转载或进行镜像。51Testing软件测试网欢迎与业内同行进行有益的合作和交流,如果有任何有关内容方面的合作事宜,请联系我们

22/2<12
2023测试行业从业人员调查问卷已开启,千元大奖正在等你~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3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